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宝川  董艳 《河北学刊》2012,32(5):207-210
冀派内画是民俗文化的产物,也是区域特色文化的象征.在市场化社会条件下如何使冀派内画既体现其文化艺术价值,又体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这是冀派内画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冀派内画形成的原因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推动冀派内画产业化发展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要依照文化自已的原则和规律进行。文化形式的公开性,文化价值的主体间共享性和文化功能上的秩序性,表明公共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文化的公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董艳 《职业时空》2008,4(10):241-241
医院是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医院建筑同时也是一种集专业技术、复杂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类型,它与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理念的转变,医疗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人类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全面的认识,医院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视角发生改变,观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当下热播的电视剧为实例,结合电视剧本身属性特质,探索戏剧动作应注重的外部动作、言语动作、沉默动作、音乐音响动作等各种成分的营造,分析各种戏剧动作在电视剧作品中对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的重要作用.电视剧作品注重加强这些戏剧动作的运用,发挥各自功效,就会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更充分地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增强电视剧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话语的本质出发,阐释社会学术文化观念和社会建构论思想。把学术文化当作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离散的语言技能,恢复了社会语境对于理解和重构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论认为,学术知识,乃至社会现实本身,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用话语构建的。学术话语并不是客观现实的表征,而是个体之间的对话。学术话语不仅在学术共同体中构建知识,还代表不断地寻求学科的地位和声望。学术话语研究必将对政治、经济语境和国际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作品在戏剧性营造上与戏剧的本质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戏剧情境、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悬念等元素上,但因电视剧作品能够借助摄像机作为媒介,各戏剧元素在营造的方法上固有其特有的原则和尺度。以中国电视剧为例,具体翔实地阐述了有魅力、有价值、有内涵的戏剧情境是营造戏剧性的最基本条件,戏剧动作要对人物表情、形体动作、对话、旁白、音乐等方面均有要求,戏剧冲突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冲突,更应该注重人与自身,重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结合的情况下带来的冲击,为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既要在开篇、结尾设置悬念,还应重视用视听语言来辅助强化悬念等。在创作电视剧作品的时候,编剧要把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营造戏剧性,才能让电视剧作品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生态文明中的公共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形成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方式,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意识越来越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环保教育唤起全民的环境危机意识,以使每一个公民都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公共意识促进社会的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生活具有自我发展性、游戏性、自然性以及活动性等特征。当前存在着儿童教育远离儿童生活的问题。构建符合儿童天性的儿童教育,教育必须要把生活还给儿童,把适合于儿童自我发展的、游戏性的、自然的以及活动性的生活还给儿童。  相似文献   
19.
20.
社会研究者研究学术话语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类。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的意义和结构,如体裁分析、语料库分析和多模态分析。语境研究从比较广泛的情境出发,如社会学和社会历史维度、人种志的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学术文化研究,把批判态度引入学术话语研究。这三种维度各有侧重,又彼此重叠,为解释学术话语如何在大学语境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