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5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1篇 |
劳动科学 | 41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36篇 |
人口学 | 61篇 |
丛书文集 | 363篇 |
理论方法论 | 55篇 |
综合类 | 845篇 |
社会学 | 119篇 |
统计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公正建立的基础是否合理,它的贯彻是否体现道德要求和具有时代精神,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发展层次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从社会公正的深层结构入手,探讨社会公正的社会基础和道德本质,揭示社会公正的表现特征和运行规律;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的运作和实践进行论证,从理论上寻找社会公正可操作性的科学根据,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32.
道家与道教既相因又相异 ,本文在探讨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内在延续的同时 ,试图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角度 ,着重指出道教不同于道家的文化个性 ,即其通神体验与斋醮仪式 相似文献
33.
34.
清代康雍乾三朝是台湾书院创建、发展和达到高峰的时期,书院教育主持着清代台湾地方文运的中心,地位极为重要。本文系统疏理康雍乾时期书院创置、沿革的过程和教学管理体制,为台湾教育史的研究起着一定的补遗作用。 相似文献
35.
贷款市场利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贷款利率实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信贷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入手,研究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问题,给出了贷款市场利率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贷款供求的各种因素,研究建立了贷款供给扣贷款需求的市场利率模型,结合实际演示了均衡市场利率的确定方法,并对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清末十年间,由于清政府每年对外偿付巨额借赔款,内地银两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上海地区,且最终多进入外商银行手中。巨额银两的财政性流动,一方面导致国内金融市场银两流通量日趋匮乏,金融基础愈发脆弱,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更加增强外商银行操控金融市场的实力。由于外商银行蓄意操纵或临阵收缩,加上其他种种复杂的因素,清末金融市场发生了数次风潮,且一次比一次间隔时间短,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强;同时也正是因为外商银行拥资自重,厚此薄彼及牟利操纵等原因,又造成了上海金融市场具有一些异常复杂的变化特点。巨额银两流入外商银行与清末金融市场变迁之问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恶性关系。这种关系进一步发展、演变,导致清末民初时期金融市场始终动荡不安,进而对社会变局的走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蒋丽萍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76-79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语用学的新视角,以奥斯丁-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具体语境,着重探讨无意和有意两种话语歧义并提出相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8.
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改革心理,它与改革实践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一个在历史维度上辩证运动的社会场结构。“和谐”,是标识其运动方向并具有吸引倾向的场吸引子;避乱致序、排异耦合是其基本目标;催耦机制(包括正催耦、自催耦和交叉催耦)是其基本手段。这一研究思路可求证和谐社会的一种内涵——改革心理与社会转型的耦合效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能力——改革心理与社会转型的催耦调谐。 相似文献
39.
40.
我国面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广西,即北纬23-40度,东经75-105度,以“昆仑”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在二亿三千万年以前,多是浩瀚的海洋和湖泊。西南的贵州、云南和西藏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则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约从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三迭纪晚期开始,由于秦岭地槽的上升,而使这里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南北盆地和内陆湖泊,四川则成了一个内陆湖泊──巴蜀湖①(苏茂德《<山海经>与中华文化·论<山海经>的历史背景》)。以后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