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吸存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会存在的问题 ,就其必要性来讲 ,有“风险说”、“交易成本说”和“信息说”三种主流观点。剖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指出节约信贷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是最根本原因。就可能性来讲 ,分工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吸存金融中介机构交易成本节约的源泉  相似文献   
22.
80年代以来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西方各国金融结构和银行制度的整合趋势。本文考察了西方各国向着以直接金融为主导的金融结构转变的现实背景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原因 ;回顾了西方各国银行制度逐渐向全能银行制度融合的历程 ,并探讨了两种整合趋势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及其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3.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方式和现代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历了第二、三、四次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高级化。近二十几年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环境中,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即产业信息化加快、产业间融合趋显以及中间产业凸显、产业软化加快、产业高级化加快。  相似文献   
2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需要考察其合作过程中的现实利益、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三个方面。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5.
战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工具相应地要进行变革。战后到80年代,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管制、信贷分配、央行指导信贷等直接工具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机制这三大间接工具被广泛采用,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控制重点由银行系统转到证券市场上来,三大间接工具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日益下降,出现了法定准备率降低甚至为零的趋势;贴现机制的调控作用也下降了,但作为金融监管的工具仍受重视;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特征薛敬孝1972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以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二位数,达到了23.3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7倍。这一年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元年,从此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198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1.5亿...  相似文献   
27.
日资企业的再投资与撤资薛敬孝外商企业在投资所在地的再投资和撤资均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目前,日商在华企业总的说来盈利状况良好;日商在华再投资虽然比例不高,但已开始;同时,也出现了日商撤资案。我们应采取措施,设法使撤资件数减少。外商企业在华取得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