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人的政治性与政治主体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 ,从其本性来说 ,都是政治人 ,人的政治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既然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那么 ,现实社会中的人就理应成为政治主体 ,成为主导政治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将大多数人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 ,除了未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区分开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未将人类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加以区别。只有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区别开来 ,人的政治性和政治主体性才会清楚地显现出来 ,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管理才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2.
虞崇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1-10
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然而,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视政治文明多样性的事实,试图用某种政治制度模式去统一和规范世界,从而给政治文明的正常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阐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推进政治文明的多样化发展,就成为摆在当今各国政治家和理论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广义政治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450-457
广义政治观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广义政治观内在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是广义政治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要从理论上廓清人与政治的关系,确立人的政治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进政治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广义政治观. 相似文献
34.
论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5):619-624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与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政治文明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存在国家的条件下,政治文明总是有国别的。但是,政治文明却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但并非追求同而无异的政治模式。和而不同,和而以进,才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自生自发性、主观凝练性、制度凝结性和要素关联性的生成规律;其次,必须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适应现实中国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要求、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其三,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心价值观相对缺失的现状和目前或今后最需要最切近的要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为自由人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兼爱。 相似文献
36.
<正>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人为设置的种种思想禁锢,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上来,认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 相似文献
37.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事先难以完全预料的事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突发事件要求有高超的政治艺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及时果断而又妥善地处理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显示出很高的政治艺术。 相似文献
38.
虞崇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一国两制”是一种制度创新。它是制度成长与制度选择的有机结合,是制度创新方式中的一个特例,属于“帕累托最优”型创新 相似文献
39.
<正> 宋汝香同志在《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两重性》(载《齐鲁学刊》一九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对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读后很受启发。但国民党改组后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笔者认为仍然可以讨论。因此,提出如下几点浅见,愿与宋汝香同志及史学界同人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40.
虞崇胜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273-277
政治与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政治起源于对文明的企盼,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文明的生活,政治的词义上内涵了文明,政治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建设是政治领域兴利除弊的工程。人类在政治领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脱却野蛮而趋向文明。政治因文明而进步,文明因政治而生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