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虚静"是中国美学史的重要范畴.先秦时它主要限于哲学领域,魏晋六朝时进入审美和艺术创作领域,被陆机、刘勰等人发展为系统的美学理论.因此,探明魏晋南北朝审美"虚静说"的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把握中国美学史上的"虚静"范畴,乃至了解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文化特征,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刊2004年第5期刊发的王建疆先生《自然的玄化、情化、空灵化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的生成》一文,以人与自然互动的观点,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内在精神与美学思想,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兴趣,纷纷赐文讨论,抒发己见,延展其不尽之处;又有王建疆先生撰文应对补充。这种良好的互动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现作为笔谈一并刊出,祈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任何宗教,都离不开偶像崇拜。这是因为,宗教本是虚幻的精神产物,它不能以理性知识来求证,只能依恃非理性的信仰来支撑。所以,它通过非人化的偶像崇拜来诱使人们皈依教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也是这样。它是通过造像图影来宣传佛法,吸引众多的信徒,甚至形成了一种以佛像来教化人民的“佛教”活动。著名僧侣和不少帝王贵族,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生生不息之品格,它缘于中华民族文化一以贯之的民族认同心理与忧患情结,同时,这种文化又具有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气度,故能历经冲撞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刘士林的《中国诗性文化》是一部高屋建瓴、眼光敏锐的著作。作者在近年来众多的探讨中国文化奥秘的著论中,依据自己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与研究,从观点与方法上独辟蹊径,并且能够言之成理,使人读了之后对中国文化有所启示,应当说,这是很不容易的。首先,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奥秘立足于诗性解读,这是极有见地的。以诗来涵概中国文化,这当然并不是刘士林的首创。至少在汉代的《诗大序》中就已经申明,从《诗大序》开始,就将《诗经》置于“六经”之首,倡导:“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美人伦,厚教化,移风俗。”以《…  相似文献   
16.
论六朝文士的孤独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以来,士人在扬弃两汉儒学的过程中,对人与宇宙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产生了浓重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的产生,同汉末以来的战乱频繁、时疫流行和政坛之祸的社会环境感染有关。文士们的孤独心态影响到当时的文学创作,它通过人与自然物的对照与咏叹而生发出来,构成当时文学独特的孤凄之美。  相似文献   
17.
一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帝王与文学家的关系大多是君臣关系,汉武帝和魏武帝时期尤其是这样。本来,知识分子在先秦属于“士”的阶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造成了“士”的解放,他们从旧贵族的最下层走向社会上层,纵横捭阖,游说献策,以至如苏秦、李斯那样位至卿相。在当时剧烈的社会大变动中,他们自由地发表对社会、历史、人生和文艺的看法,著书立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几乎“诸子百家”中的每一家都是文学家。一直到了汉初,纵横家和道家等学说在士人中还颇有市场。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七发》等,就是明证。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晋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嵇康,不仅在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而且在音乐上也深有造诣。他的《声无哀乐论》,就是一篇在当时音乐理论领域反对“名教”,阐述自己音乐美学思想的著名论文。南齐王僧虔在《戒子书》中说过:“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南齐  相似文献   
19.
“中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精神价值与审美智慧,是道器合一的精神范畴。中和智慧源于先秦时代的哲学,缘于对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思考,并且形成了思想理念与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萌生了中和为美的思想观念。“中和”不仅将“天和”视为“人和”的决定因素,而且将文的和谐与人际和谐联系起来,天、人、文三者互相作用,构建起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在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与学术风气的影响下,“中和”的意蕴不断得到深化,从思辨的哲学推论逐渐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在艺术创作方法与技巧中,“中和”表现为变动相合、和而不同、以一总万、“大和”境界的观念体系,孕育了“中和”的审美智慧和人格精神,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探讨与汲取的中国美学上的精萃。  相似文献   
20.
北魏后期两代士人由于文学思想之异趣,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北魏后期的文学状况可以依此划分为两个阶段.两代文人之异趣体现为对创作个性和藻饰的不同主张,这种区别由他们所受南朝文学影响之深浅程度不同所致.同时,尽管北魏后期两代士人之文学思想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实际创作还是理论探讨,北人显然又有一致的兴趣.这类共同兴趣取向实为北朝文人思想的核心特质,是影响其文学风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