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裴頠“宝生存宜”的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37-39,60
在总体上 ,裴危页虽反对贵无论“有生于无”的思想 ,强调万物为“自生”,但又认为“道”决定万物。在道德上 ,他提出“宝生存宜”的人生价值思想 ,以人的自然为“宜”,肯定人的欲望 ,但反对纵欲 ,强调该把欲望调节在“节中”的位置上 ;重视“风教”(道德教化 ) ,并推扬物质手段在实践操作上的润滑作用 ,这些至今仍不失其合理的意义。但是 ,他肯定带等级性的道德现状 ,其落后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2.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27-30,43
生态伦理在我国不仅是新近的话题,而且基本上是采用西方的话语系统进行研究 的。因此,在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里展开对生态伦理的研究,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在此,道家对 自然的认识,包括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智慧,对推进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互作共存的宇宙 生命理念,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3.
论日本德教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30-34
从 7世纪到 19世纪 ,日本德教史上有三次明显的选择。一是从 7世纪后期到“学制”的实行 ,儒家伦理成为主干内容 ,这是日本民族的自然选择 ;二是“教育令”的颁布 ,西方的市民伦理替代了儒家道德 ,德教明确地作为国民教育的方式 ,这是日本民族真正理性的抉择 ,显示了“大和”的底蕴 ;三是从西方伦理到国家主义的选择 ,这并不是放弃西方文明 ,而是重心的转移。在具体内容上 ,他们始终是在智育氛围里重视德教的演绎。他们重视智育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德教的正确定位 ,当是直接推进日本文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44.
许建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22-31
先秦法家思想是适应时代的产物,选择法度、法理来作为整治社会的利器,既是法家思想家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法不是法家的创造,是中国文化的既有因子,法家思想中的法,是法家整合摄取历史、时代其他文化因子和营养后的产物,包含着思想融通的特点;融通是从礼法到道法的向度,在具体的演绎过程中,荀子由法礼到礼法的强调,到最后对道法的热衷,对法家由道而法倾向的最终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46.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
对法家人性思想的讨论,历来以"性恶论"在中国道德思想史上得到定位。其实,这是臆想定式惹的祸。原典昭示,法家是自然需要人性论的推重者,以趋利避害为内容;在人性动态的历程里,最为活跃的因子是自为之心,而非为他之情,指望依靠人自身本性的发展来提升社会秩序的和谐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从人的不得为非开始,设定法度遏制的功能,来调适人本性的动态发展的合理性,实现民众生活的富足、社会的强大和稳定。 相似文献
47.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3):61-68,127
"心"的概念在老子那里仅仅出现10次,无法与"道"、"德"等概念出现的频率相比,但"心"却是老子自然哲学里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因子。老子提出"无心"这一心理俭约的心学的最高认知的方法和最高的价值预设,成为"无模式"家庭中的一员,是因为坚定用心必然导致人的行为背离人性自然的轨道,理性的追求必然走向理性的最终失落,人的家园的永远失落;所以,只有实行无心的方法,才能保障万物得到符合自己生长的环境,才能给个人创造符合自己本性特征发展的外在条件,而只有在一切万物、个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其发展的最佳环境时,人类的家园里才能出现百鸟欢唱的壮观景象;这就是圣人无为而让万物自为的奥秘所在,人类的文明正在证明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48.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2)
在中华传统美德承扬的实践中,提炼其核心精神将是简洁有效演绎实践之必需。传统美德核心精神虽可进行多种概括,但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来加以凝聚,将是中华道德文化特色的完美体现。上善若水体现的自然无为性,使万物因循自己本性而发展的外在环境有了保障;厚德载物所持有的对社会他人的担当精神,正是实现自我与他者完美结合的基础;厚德载物是道德的目中有人、心中有他真谛的凝聚。 相似文献
49.
日本石门心学的始祖、商人伦理学家石田梅岩(1685-1744,以下简称梅岩),通称勘平,丹波桑田郡东悬村(今京都府龟冈市)人.从小在商家工作,一心探求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1729年45岁时,迁居京都开始讲学,教材虽以四书、<孝经>、<小学>、<近思录>、性理字义等儒家经典为主,但也讲授<庄子>、<徒然草>等著作.讲义不限于解释字义,强调个人对此身体力行的自得,培养学生认知本性的资质. 相似文献
50.
在儒家那里,恶始终没有在道德的世界里得到自身的应有角色定位,只在符号的意义上与善存在对应的关系,善的实现必须在与恶的斗争中才能完成.儒家的道德世界是单一的善的世界,而事实上善恶是互为依存的因子,所以,在儒家这里,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世界,只是虚幻的世界,道德也永远无法成为人们行为的目标和内在力量.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儒家道德必须深刻认识的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