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哲学研究不仅存在着对道家思想重视不够的倾向,而且对道家本身的概念也有忽视的现象。因此,以老子的"私"为切入口,通过"私"与"身"的联系,以及"身"与"我"、"吾"实际相同的使用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仅"私"的本义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偏"相异而表示我自己的意思,而且在人际关系里,"私"的价值追求取向是"与人己愈多",这一倾向与儒家形成鲜明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心"的概念在老子那里仅仅出现10次,无法与"道"、"德"等概念出现的频率相比,但"心"却是老子自然哲学里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因子。老子提出"无心"这一心理俭约的心学的最高认知的方法和最高的价值预设,成为"无模式"家庭中的一员,是因为坚定用心必然导致人的行为背离人性自然的轨道,理性的追求必然走向理性的最终失落,人的家园的永远失落;所以,只有实行无心的方法,才能保障万物得到符合自己生长的环境,才能给个人创造符合自己本性特征发展的外在条件,而只有在一切万物、个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其发展的最佳环境时,人类的家园里才能出现百鸟欢唱的壮观景象;这就是圣人无为而让万物自为的奥秘所在,人类的文明正在证明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53.
先秦道家经典文本《老子》,理论上提出"道法自然"的本根论命题,实践上沿循"辅万物之自然"的方法论路径,蕴涵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其具体运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归根"—"复命"—"知常"的生态伦理意识链,"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观以及"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的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当下,挖掘、梳理、诠释《老子》殊于儒释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郭象以个体自我为立论基础.在彼我关系中,以弃我殉彼的行为为悖于"常然"的行为,其"常然"在内在方面是"用物不役己"和"及人而不累己",在外在方面是"不损己为物"."用物"和"为物"的基点都是"不役己"和"不损己".其理想人格是由大人、真人、至人和圣人构成的由低到高的层次序列.大人、真人具有"无心而顺彼"的素质,显示着对外在他人的尊重和外在价值观的认可.至人是"以民静为安"精神的凝结,体现着社会责任感.在最高台阶上的圣人折射着"不舍及逐物"和"外内相冥"等特征,由<庄子>的"内外不相及"变成了"相及".大人和真人体现的大多是道家精神,至人和圣人则既有道家的超神入化,又有儒家的合俗入世,是整合道家和儒家精神为一的人格形象,也可以说,是道家化的儒家人格.  相似文献   
5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