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声音与叙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叙事虚构作品中,不能将作品的作者等同于作品的叙述者、将作品中的叙述声音等同于作者的声音。二者的混同将给作者的创作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带来诸多弊端。叙述者是作者所创造的角色,正是叙述者的身份及其在叙述文本中所表现的方式与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叙述者发出的叙述声音,也决定了叙述文本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干预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叙事作品中,各种不同的叙述者均可对所讲述的故事与话语进行干预。叙述者干预不属于纯粹的形式层面,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干预,都与叙述者自身的意识形态立场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探讨了对话语与故事层面的各种叙述者干预,其与叙述者之间的意识形态立场的关联,以及它们对于叙事作品的意义构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谭君强 《学术研究》2005,(10):131-134
在叙事作品中,描述的对象经由叙述者的视点展现出来,视点所涉及到的并非纯粹的形式或技巧,它内在地包含着思想的功能,与叙述者的思考密切相关,也与叙述者、人物、作者、隐含作者之间的关系相关。这一功能无论在故事外叙述者、还是在以故事人物为叙述者的作品中都表现出来,并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情感的抒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叙说,内在地隐含着叙事的要素。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体 对抒情对象的情感抒发实现叙事交流,并最终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这种以情感抒发表现的交流,既 可针对特定的个人与群体,也可针对抒情人将之人化的自然物体,还可针对抒情人自身。无论在何种情 况下,诗人透过抒情人所意图实现的是与最广大的读者的交流,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谭君强 《社会科学论坛》2010,(22):154-163,184
叙事学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到现在依然在延续。在国内外,对叙述学理论的扩展、完善与深化不断在进行。"审美文化叙事学"是在叙事学发展中所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并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审美文化叙事学"构想的缘起、历程与理论思考,"审美文化"的意义以及与叙事学的内在关联,"文化叙事学"的旨向与状况,审美、文化与叙事之间的关系等,均在回应胡俊飞相关论文商榷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6.
在小说之类的叙事虚构作品中,都有可能发现作者将自我或多或少地显露出来.但是,不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不应该将其中的叙述者或人物等同于作者,而应该将其视为不同形式的作者自我虚构.并形成为具有虚构意义的艺术形象.在这类艺术形象中,包含着作品中的叙述者与作者、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作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自我虚构在作品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以作者名义出现的叙述者在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修辞意味.  相似文献   
17.
 诗歌叙事学作为跨文类的叙事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如何既考虑诗歌叙事学与叙事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又将其与后者加以区隔,关涉前者的研究对象,也关涉其研究方法。国外叙事学界的研究较为明确地强调抒情诗的叙事学研究,从西方传统的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文类区分中突出其跨学科性质。从构建诗歌叙事学的理论,形成这一学科分支,并开展有效的实践来看,诗歌叙事学应以抒情诗为主要对象,这样,有利于彰显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展开富于成效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以抒情诗为主的前提下,也可从“诗歌”这一文类角度展开相关的叙事学研究,包括诗歌叙事学研究,探讨在不同文类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与共存: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叙事学研究,出现了由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这一新的理论范式,既继承了原有的相关理论资源,又使叙事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广的时期。在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两者之间,相互间的关联、继承、互补与共存是十分明显的。后经典叙事学不是要摒弃经典叙事学,取代经典叙事学,开展一个与经典叙事学理论毫无关系的新方向,而是在已有基础上所进行的范式调整与转换。这一范式调整是叙事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其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小说中,作者不仅是作品的创作者,也被看作小说中讲述故事的叙述者,二者合而为一。伴随着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叙述者与作者合一的叙述状况出现了变化,逐渐由二者的合一到二者的分离。考察中西叙事作品中作者与叙述者合一的叙述状况及分离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成为更好地理解小说创作与小说分析的一条重要原则,并构成当代叙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叶芝《第二次降临》的主题框架是(世界)历史的进程。诗歌将两个不同层次的叙事序列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在其持续尝试叙述和理解历史的发展中,抒情人的话语代表了历史进程的不同版本。他以描述秩序和正义普遍下降的剧烈变化作为开端,继而根据基督教的末世论阐释了无序状况的泛滥,以此作为世界末日和基督重临的先声,并作了最后的展望。另一方面,这些意图的延续,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叙事,一个抒情人理解和叙述历史过程中认知发展的心理故事,并直接在他言说的展开中进行,参照各种脚本构架出来:首先,是历史退化的一般模式,接着,是基督教的历史观,最后,是集体无意识。在持续试图把握历史的进程中,抒情人声称至少已经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了部分了解。但这一心理过程的前景也引出了抒情人可靠性的问题。各种事件和决定性的转折,发生在两个叙事序列中,分别是对基督“第二次降临”的传统预期的骤然失望,以及对抒情人一方预言的幡然顿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