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贾孔会 《学术论坛》2005,1(12):128-130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奠基人。文章主要论述李大钊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法律观转变的历史进程,分析其法律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2.
清末刑法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孔会 《学术论坛》2003,(2):104-107
清末刑法改革是近代中国法制革新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开启了中国刑法制度现代化的先河。本文主要论述清末刑法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为指导,同时紧密结合抗战时期的特殊国情和根据地斗争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与建设,这不仅对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巩固抗战成果,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给新中国的人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贾孔会 《学术论坛》2004,1(5):150-154
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宪政史的新篇章.作为辛亥革命的产物,南京临时政府在构建中国现代国家蓝图,发展宪政民主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创了中国近代宪政革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基本思想。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制约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孔会 《学术论坛》2003,5(5):118-122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创者之一。在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不仅提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主张,开创了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变革的新时代,而且围绕巩固共和政体提出了一系列法治与民主相结合的法制思想与主张。他所规划的"五权宪法"的法制蓝图及推进法制变革的一系列主张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贾孔会 《兰州学刊》2008,(4):155-157
自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开始,股份制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正式发生、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翻开了新篇章。同时,由于受半殖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的制约,洋务企业的股份制实践表现出不同于西方股份制度的若干特征。文章对这一现象和特征作了具体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共产党实行依法执政的必要性、依法执政的思想蕴含、基本原则、主要思路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坤  贾孔会 《理论界》2009,(4):143-145
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展开了复杂的政治博弈。战争需要付出军事代价,和平需要政治妥协。很显然,和平比战争更能够同时带给双方最大的好处,遗憾的是双方都没有选择可以看见结果的和平,而是选择了难以预测结果的战争。通过借用简单的博弈模型来分析重庆谈判中双方的政治角逐,我们可以直观地洞察这一历史遗憾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保护人民财产,促进实业发展,加强金融与财政管理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法令、法规,它们构成了南京临时政府经济立法实践的主要内容,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法制的现代化,在中国经济法制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