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精神实质及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世界是马克思解决传统哲学存在的问题,走向新唯物主义的开始。然而,仅仅把研究视域从理论转向生活,这样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实存,它与人的生活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是从现实性的意义上来谈论人的生活的。这样,马克思所说的生活世界即是现实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基本特性,并通过对异化劳动这一现实存在的批判,致力于超越现实不合理生活的应然的、理想的、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公共生活世界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哲学在实践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既表现为从人与自然关系中来阐释人的活动的能动和受动的关系,也表现为从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一生存维度来拓展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交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要维度,不仅表明了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深层跃迁,而且也揭示了其深蕴的公共性旨趣,从而实现了在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向上的现代转换,并最终完成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