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讨论课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变空洞的写作理论讲解为学生的积极的作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锤炼学生的思维。讨论课要求章写作由短到长,由易到难;讨论时个人与班级分合有致,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长子情结与人格悲剧--二十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国家族是一个父系家长制生活共同体,长子作为儒家济世理想的承载者,负有家族兴亡一人独挚的重大责任。数千年嫡长子制度的推衍,使长子情结深储于心,影响和制约着长子———父亲们的人格和行为。20世纪的长子们,一方面要躬奉长辈,修身持家,在妻、子与弟、媳间摆平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在心理上接受人格、爱欲和理想的鞭笞。压抑、牺牲自我个性的结果,不仅未能解救家族衰败的命运,而且制导出了长子以及“浪子”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及其人格悲剧。因此,长子苦苦挣扎的人生历程,便充满了悲剧和寓言的意味。身份社会的长子情结以家…  相似文献   
13.
14.
丝绸之路东段陕甘宁青四省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生活文化习俗却十分相近。此地区节庆礼俗传承久远,富有地方文化特性和人文内涵;日常生活方式相近,具有近邻文化心理意识和民心相通的凝聚力。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构建传统与科学并融不悖的日常生活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文化圈集聚效应,构建全民性民俗文化生态产业大园区,开发以衣、食、住、行、购、娱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型旅游体验,实现传统文化生态的功能再造。  相似文献   
15.
陕西文学苦质精神的遗落与重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利 《社会科学》2007,(2):184-192
新时期陕西文学具有的文学审美的苦质精神铸就了陕西作家的悲悯情怀,实现了以泛神性偶像的创造救助与超越生活苦难的鲜明特色。但近十年来,陕西作家后继乏人,陕西文学的苦质精神明显遗落。造成文学精神遗落的原因,其一是过度强调生活化,片面看重时代性;其二是哲学的短视与文化素养的欠缺;其三是泛神性偶像创造及其现代价值悬置。面对困境,“陕军”除了要坚持自己的优长,坚守文学的苦质精神外,还必须加强现代文化哲学的修养,强化主体意识与人类意识,以时代的文化理性对民族生活和传统文化加以透视、熔炼和重铸。  相似文献   
16.
人生民俗贯穿了一条血亲之爱的命脉,由它而结构起家族、亲族关系,因它而推衍出血亲伦理及其悲剧,也因它的信仰特质而形成“阴”“阳”互构转换的人生认识与超越机能。文艺对这些民俗文化特质的把握,有助于深刻透视民俗文化的精邃,把握家国同构的象征内涵和血亲伦理悲剧的审美内蕴,增强文艺民俗作品审美批判的力度,并促使作品的叙述手法因象征转换的民俗文化内涵而自然变换,从而构成文艺民俗独特而有力的叙事功能。上篇人生民俗的转换特质以人生礼仪为主、兼及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的人生民俗,具有“通过”转换的特质,它为文艺与民俗…  相似文献   
17.
国自古讲究以礼治国,而礼的本质其实就是根据身份地位的差别来实施社会管理,在此种名教礼法的秩序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贵贱之分”、“良贱之别”观念。贵贱者,官贵民贱;良贱者,良民与贱民之等级区别也。虽然不同时代对贱民的指代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论贾平凹散文的审美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散在当代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为20多年来,他不断扩展散的写作内容,不断追求新的审美样式,表现出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选材能力。总括而论,贾平凹的散可以分为五个审美类型:自传类、风情类、世相类、禅思类和化类,每一种类型都相对应地承载着他的身世,他对农乡、市井群类的感悟和对民族与人类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族所具有的生产、繁衍、教育等诸多功能 ,既维系了农耕文明的持久发展 ,又演化成稳固的生活方式 ,束缚着个体的行为、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破“枷”、脱离家族就成为 2 0世纪革命志士的追求和文学启蒙的主题。 2 0世纪家族文学也因此成为家国矛盾喻体、时代的感召与主体性的唤起、宗族命运与民族寓言的转换的文本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针对专业性质,因材施教,立足自己的地方性优势或实力,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色之路。实践性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是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必修课程。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实习、论文研习等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素质拓展,辅助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