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统计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体现。和谐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把握和谐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具体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以和谐观协调教育诸要素的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就业形势很严峻。作为经济不发达的青海来说,这种问题和矛  相似文献   
53.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总体特征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总体特征进行准确把握,是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和价值重建的必要前提。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重伦理政治、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重实用、重人格追求等总体性特征,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人文和社会科学发展方向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重要的、不容否认的;但与此同时,对中国社会法制武备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起兴,也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解除掉其封建的、中心性的价值指向,克服传统的历史局限,进而超越传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4.
对文化转型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创新不单纯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生存样式和发展状态的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创新的结晶 ,作为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前提和资源 ,它是不可超越的 ;然而 ,若要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创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又必须要打破传统、超越传统。  相似文献   
55.
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非常重要,应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提到更高的地位。要明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依据,明确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利和不利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要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准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上体现的对理想的坚守、事业的执着和对人民挚爱等优秀品质中吸取精神力量,以他们为楷模;应从身边的典型和朋辈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应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不断吸取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56.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它坚持继承创新之路,紧贴时代脉搏,运用生活和斗争现实,紧贴人民群众的生动语言,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开创了一代新诗风,为中华诗词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提出了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玉华 《东岳论丛》2003,24(5):118-1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