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祥子》的故事,是一个进城农民的故事。祥子的身份,经历了一个从进城农民到城市游民的转换,他的遭遇及精神危机,固然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说,又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那些进城农民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骆驼祥子》,不仅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地了解作品,而且也将帮助我们认识当代生活,尤其是那些与农民进城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憩园》,代表了巴金关于家庭问题的一种更具历史深度的思考。通过对两种不同家庭命运的对比,作品在继续旧家批判的同时,也揭示出了存在于新式家庭里的问题,并使其在家园存毁和孩子的教育上融会为一,从而将对家庭问题的思考从专制批判转向了家庭理想和教育理念。在涉及启蒙精神和家庭伦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上,作品超越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使文学对人性和社会的表现进入到一个充满矛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老舍研究领域一项有意义的新收获,吴小美等先生的新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从探求杰出作家间的血缘联系出发,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努力发掘老舍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堪称为收获老舍种下的"精神的庄稼",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共和国文学”是一个近年频频出现于杨匡汉先生著述之中的重要概念,作为“当代文学”概念的一种发展,它的内涵与所指的确定,与他所提出的“大中国文学观”有着很深的关系。针对两位访谈者提出的问题,杨先生围绕当代文学研究现状,从有关概念的厘清入手,论述了有关当代文学认识和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除“共和国文学”这个核心概念,话题也涉及诸如当代文学的评价标准、诗歌艺术的当代状况、学术研究的学科特点和个性风格,以及当代文学的生态研究等一系列问题,内容丰富,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尽管<废都>在文化趣味和艺术性上都存在着某种与现代生活不和谐因素,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本,它仍然为解读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废都>的文化分析,描述了社会转型期文人价值的失衡,"传统之城"的解体,及无家可归的精神境遇.  相似文献   
16.
邵:陈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从2004年以来,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董汉河先生的委托,我曾对国内许多著名学者做过这样的访谈,请他们谈过不同领域的学术问题.对您的这次访谈,可以说是我,也是杂志,期待已久的.以下是我准备的几个主要问题,请您择要回答.  相似文献   
17.
巴金研究:现状与问题--李存光学术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是我国目前在世的最后一位现代文学大师。本访谈约请著名巴金研究专家李存光先生,从六个方面对巴金研究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深入的评析。这些问题,既涉及到诸如对巴金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巴金研究的资料、方法与学术机构设置等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更深入到诸如“家”文化现象与巴金的“国”“家”观,巴金和无政府主义的关系,《随想录》的历史评价与巴金的人格,巴金作品语言的艺术性等巴金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具有较强的总结性和前瞻性。要言不烦,深入浅出,既不随波逐流,又不回避问题。对于推动当前的巴金研究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有关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等问题,一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话题。本访谈约请研究鲁迅和革命文学的著名专家支克坚先生,围绕其学术经历,就鲁迅的启蒙主义及其在中国现代历史中的意义,革命文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由主义与小资产阶级问题,以及历史研究中的必然性、可能性等理论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趋势 ,使当年资产阶级在民族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再度凸现。资金积累不足与外来资本压力、政治因素影响与社会分配问题等复杂情状仍然是困扰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新的语境中重读《子夜》 ,不仅可以为我们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提供一个新角度 ,也有助于对《子夜》的艺术价值作出更全面、客观的评判  相似文献   
20.
吴波  邵宁宁 《决策与信息》2009,(10):186-187
本文通过对人身保险合同复效制度必要性及效力中止制度的分析,对人身保险合同复效的要件进行探讨,并对复效日的确定、不可争议条款与自杀条款的适用等问题进行论述,希望对司法实践中相关保险合同纠纷的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