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5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540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061篇
社会学   159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翻供具有两重性,既可能是对原供真实犯罪的消极否认,企图逃避法律制裁,也可能是对原虚假犯罪供述的纠正.对被告人翻供案件证据认定的基本思路,应适用严格的证明标准和遵循证据采信的一般规则,围绕有无证据证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有无相反证据推翻指控的犯罪事实三个方面进行认定.开庭前的程序性审查应当重视证据的审查.庭审阶段应充分调动控辩双方法庭讯问、询问及举证、质证功能,正确认定证据.  相似文献   
7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承担着为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要从理念、文化、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理念是"指挥棒",包括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进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校园文化是"营养素",要坚持建设学习型、学术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制度是"护身符",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3.
淮海技师学院作为一所国家重点技工院校,保持创新、锐意进取之势,围绕当地经济和行业开展校企合作,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打出校企合作的三张"王牌":立足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聚焦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实现课堂与车间双融合.  相似文献   
74.
从媒介变迁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必定是为了弥补旧媒介某一方面的不足,微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被动、非交互性和难接近性,其民主化特性吸引了世界各国网民积极参与,使得民众的言论自由达到空前高涨。但在这民主化媒体的喧嚣背后也必然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网络围观、群体极化、话语权仍被少数微博精英控制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进行反思,以期寻找言论自由的边界,净化我们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75.
本世纪崛起的积极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及其如何达至幸福,Fred Luthans倡导开发心理资本以实现人类幸福,他认为韧性(resilience)是人性中最具开发的一种心理资本和优势力量.本研究发现,韧性是人所特有的抵御应激和战胜危机的幸福资本,其核心资产是抗逆力、复原力和超越力;实证揭示,Connor-Davidson五大韧性资产如坚韧抵抗能力、忍受消极情绪、积极接受变化、自控恢复能力、精神信仰力量等对缓冲应激和干预危机的双向积极效应,为韧性资本开发研究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76.
郑立柱 《河北学刊》2012,32(2):200-203
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特征的培育、影响人的心理、意志、情绪和心境的各种活动的历史,即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史。精神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信仰生活、文化生活、礼仪活动、娱乐生活、社会交往活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精神生活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7.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虽然拥有诸多优点,但造成了"婚姻惩罚"和"婚姻奖励",同时遣成了行为扭曲现象,目前许多国家都已通过形式多样的税制改革,力图使税制符舍婚姻中性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谨慎推行这一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78.
两种解构——当前中国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最朴素简捷的说法,就是人类的文化精神、人类的文明素养。文化与文明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终极关怀是它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的关怀,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关怀。人文精神的形而下具体操作层面,即是自由、平等、科学、民主实践的关注,对人类进步的关注。本文重点谈谈有关当前对“人文精神”进行解构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79.
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西方不同,在近代中国,除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外,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社会制度方面,前者主张全面改革甚至革命,后者主张维持现状或少许改良.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思想文化方面,前者主张西化或全盘西化,后者主张认同、维护传统.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联系往往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如此的因果关系.一个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在文化上可能是激进主义者,也可能是保守主义者,反之亦然.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都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我们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时应坚持如下几个方法或原则: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或原则;二是一分为二的方法或原则;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或原则.  相似文献   
80.
上海银行公会与近代中国银行信用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成林 《浙江学刊》2007,3(4):59-65
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会员银行稳健经营,增强会员银行的信用意识,而且创建了一系列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并在同业之间构建了一个信任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提升了华商银行业的竞争力,对促进近代中国社会信用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