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郝亚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8):9-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政治定位可以为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诸多启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之间的延续性;"中国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国基本国情及现实挑战的回应性;"最新成果"则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创新性。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政治定位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政策延续性、现实回应性、理论创新性三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2.
郝亚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6
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定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如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就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基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法律基础。只有坚持推动这五大基础路径,才能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23.
郝亚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5):24-31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现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减轻乡村社会负担等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也给乡村社会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在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之际,必须注重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不同特点,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来消除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4.
族际个体矛盾与民族矛盾两者存在一定关联,但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族际间个体矛盾的发生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极易被有意无意地导向民族矛盾,这种“民族化”的倾向对于多民族国家建设极其有害。要针对族际个体矛盾“去民族化”,需要从“去政治化”、“去敏感化”、“法制化”以及“领域分立”等多种途径探究其解决方法,这对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都有着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显化并增进中华民族内部的共同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从以往民族政策内容来看,各民族的共同性包含“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四方面的共同性不仅揭示了各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内在关系,也在发挥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凝聚民族团结关系、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正确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功能。在未来民族工作中,要通过系牢各民族的利益纽带、命运纽带、记忆纽带和价值纽带,深化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生关系、共有记忆和共享价值,以此不断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其深层体现的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从身份认同视角入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推进。首先,凸显各族人民共有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统一国家公民身份、命运共同体成员身份显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其次,消解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与次国家民族身份认同张力、消解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与族裔身份认同张力以及消解各民族身份认同的排他性问题,展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价值;最后,通过系牢各族人民的共有身份认同纽带,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归属感、社会归属感和民族使命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27.
28.
总的来说,现代人权意味着人类社会崇高的道德诉求、政治理想与法律规范。中国提出并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权的政治性、道德性和法理性三个本质维度引领着全球人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回应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诉求,引领全球人权治理从“普世价值”到“共同价值”的共识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回应了世界历史的政治理想,引领全球人权治理从“单边主义”到“多边主义”的秩序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回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的法律规范,引领全球人权治理从“强权即公理”到“良法即善治”的机制转向。 相似文献
29.
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民族共有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挥作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体制低效的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局部市场构成的体系,局部市场有效供给主体不足是农村金融体制低效的原因,农村金融改革应着眼于有效供给主体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