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排外意识与贺金声募勇反教郭世佑以赤手空拳自募营勇反抗洋教势力而遭地方统治者捕杀的湖南营务处提调贺金声,是一位影响及于当时和后世的历史人物。他的事迹不仅在桑样口碑和地方文献中代代相诵,而且还白纸黑字写进高等院校中国近代史教材和《辞海》之类工具书里。贺金...  相似文献   
12.
年轻同辈急于出版个人文集 ,我本不大赞成 ,更不愿动用自己原本并不充裕的习史时间去叫阵。远离于“追星族”的冷漠与保守不惟与死人对话之职业所致 ,实亦与生俱来之禀性使然。然当湘潭大学某教授建议我为该校校友何建明先生的文集撰写评论时 ,我不忍推拒 ,只好破例一试。老实说 ,我与何君非亲非故 ,彼此的专业与行业也互不相干。初闻其名 ,源于半年前回湘省亲之行。湘潭大学的那位教授朋友赶赴长沙接风时 ,闲谈中提及拙著的特殊读者何君 ,还对其为学为人多有赞辞。言者无意 ,听者有心。惜乎当时来去匆匆 ,未曾谋面。越三月 ,何君寄赠书墨溢…  相似文献   
13.
尽管人类还不曾弄清每一个“世纪之交”或“千僖年”之于自身历史进程的实际作用究竟何如 ,地球村的居民早已借“跨世纪”的名义载歌载舞 ,纷纷为各行各业展望21世纪的前景。近年来 ,笔者时常碍于同行师友之催约 ,进退两难。惟当盛情难却之时 ,辄硬着头皮勉从一二 ,还忝为外埠两家学术刊物的“笔谈”联络员。虽并未成心与主流声浪过不去 ,却俨如外星人模样 ,凉水没少泼。大概也可以说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自己最忐忑不安的倒是动口太多 ,动手却太少 ,光耍嘴皮不啻犯史学之大忌。瓯越大地宛如风水宝地 ,确乎生生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百年来“新政”的当事人与后世研究者关于“新政”中断原因的见解逐条予以分析,进而指出,腐朽的清朝统治者迟至20世纪初年才推出“新政”,加重了改革的难度与风险。而政治改革即预备立宪的具体操作如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慈禧太后的后继者载沣等人不是尽力化解矛盾,而是激发矛盾,在较大程度上引发了反清革命高潮的到来。历史的结局往往由多种因素促成之,后世研究者大可不必为“新政”的中断而叹息,更不必指责辛亥志士的英勇行为。虽然改革者与革命者总是势同水火,但改革与革命的历史作用往往呈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为基本内容的辛亥革命素为世人所瞩目,其成败得失至今仍属干中外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言人人殊.个中现象,既源于史学客体辛亥革命自身的复杂性,也同史学主体的主观差异性不无关系.本文拟就政治革命的历史结局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认识论问题略抒浅见,权充拙稿《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结局》一文的补充与续编.  相似文献   
16.
郭世佑 《学术研究》2000,1(2):77-82
作者基于20世纪我国史学发展中的某些不足,对21世纪我国史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期望。  相似文献   
17.
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目前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六大突出问题,立足于学术规范的立场,提供了八大应对举措.作者认为,博士生培养若能从综合治理入手,全面整顿,则广大师生不仅是学术规范的受制者,而且还将是它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庚子滞留檀香山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世佑 《浙江学刊》2002,1(2):54-66
梁启超应北美保皇会同人之邀而离开日本 ,檀香山原本只是路过而已 ,梁启超并非冲着孙中山的兴中会阵地而来。至于梁氏在檀岛一呆就是半年 ,最终还取消北美之行 ,实属一波三折 ,并非恋栈所致。梁氏在檀岛发展保皇会组织和全力筹款时 ,也不曾中断继续谋求与孙中山合作之念。由于合作之愿最终付诸东流 ,喧嚣一时的勤王运动又最终夭折 ,他在檀岛的所作所为就易遭对方与后世研究者的非议 ,他好像就是一个地道的“政治骗子” ,这种用结果推导过程的史学研究方法与思维定势是应当尽量摒弃的。梁启超不失为较重感情、较讲信义者 ,一个瞻前顾后、当决未决的政治活动家 ,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己的政治形象与相关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和出发点。五十年代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的讨论和近几年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从根本上说来,都是围绕讨论者各自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展开的。因而,重新探讨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很有必要。近期读得钟兴瑜《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载《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和王志远《也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兼与钟兴瑜商榷》(载《河北学刊》1989年第3期)二文,颇受教益,对二文中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论点,却又不敢苟同。笔者并非要在二文的意见分歧中寻求某个折衷点,而是就二文的有关论点分别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权当引玉之砖,以就教于钟、王二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关于辛亥人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郭世佑当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已经硕果累累,研究起点已经很高时,研究工作本身如何深入下去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由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历时性与连续性所在,探讨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问题当离不开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真总结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