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郭元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其神奇的力量呼唤出来的生产力,超过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超过本世纪以来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说,80年代这1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比建国前3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这就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在中国的不可逆转性。尤 相似文献
22.
郭元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源于马克思生前所设想的那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理论,所以,二者确实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不仅在其历史的前提条件上,而且在其实现的过程中,都与马克思生前所设想的那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个人消费品分配不同,所以,它必然具有一系列与马克思生前的设想所不同的特点.过去,人们往往看到那些共同的东西较多,甚至有的把它们当成了一回事,而对不同的方面认识较少,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认识,这就不能不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为此,弄清按劳 相似文献
23.
郭元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用工制度是同就业制度密切相联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劳动就业制度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回答劳动资源进入劳动过程的调控方式、方法和去向的话,那末,用工制度则是从微观的角度上回答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具体办法的.所以二者可以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打破 相似文献
24.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自留资金的性质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来在理论界一直有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对这个问题有再认识的必要。 我们现在探讨的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自留资金的性质,是在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前提之下进行的。所以,对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在我国现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也必须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去认识。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在现阶段至少具有如下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5.
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路程,现在已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就在于,改革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人们都在关心。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价格改革。东欧一些国家由于价格问题而使改革受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而在中国,目前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如何改革价格?理论界议论纷纭。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6.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财政收入和企业留利都有好处,这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得以广泛推行,并为各级政府和大多数企业所接受的根本原因。但是,应当看到,这种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企业留利的增加都仅仅是一种表现在当前的行为和结果。从改革的角度来看,立足于现实当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未来,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进行思考。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企业实行承包对我国整个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无好处,怎样才能使承包更有利于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7.
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项工作的主题.改革要升温,开放要扩大,发展要加速,这已为学术理论界普遍关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指明了方向. 今年初,小平同志在深圳等地的谈话,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诸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也片面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要敢试、敢闯、敢冒风险;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三个是否有利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 相似文献
28.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逐步深入人心,然而,现今的讨论大多数限于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作者认为更应该以文化、制度上的变革来保证持续发展的实现与真正完成。基于此,作者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集成框架,并依此探讨了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9.
目前,我国流行的许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的版本,基本上都严重地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没有能够真正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它不可能科学地解释我国社会经济运动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有的甚至带有浓厚的“左”的思想色彩,不为人们所欢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冲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固定观念,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那些曾经流行于世的主要理论支柱已经分崩离析。因此,改革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0.
林凌同志近几年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发表了许多论著,这些论著,内容十分广泛。本文试图评论介绍的是城市综合改革这一部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最早论著,是他和蒋一苇同志于1982年联合给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一封《关于在重庆进行综合试点的几点建议》的信(已公开发表)。以后,还陆续发表了《发挥重庆经济中心的作用》(《四川日报》1983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