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将“5S“理念引入高校实验室管理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吸取现代企业推行的"5S"理念的精髓,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执行标准不细化、责任不明确等弊病,提出几点旨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2.
郭强  郑兴裕  李白石 《社区》2005,(17):22-22
今年初,武汉市武昌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调研时发现,虽然“883行动计划”改善了社区环境,但是由于维护不当,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遭到损坏,环境卫生问题出现反弹。  相似文献   
183.
现代知识学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的社会功能愈益明显和巨人。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对知识问题进行系统地现代化研究,从而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知识学。  相似文献   
184.
郭强 《管理科学文摘》2011,(17):206-206
静压式预应力管桩,由于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噪音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时静压桩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5.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分析——现代性的渗入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深刻冲击人类历史的现代文明变迁,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对于现代性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也有积极地适应和调整.同时,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结,农民工拥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巨大潜力.现代性通过教育、传媒、城市生活的经历等途径渗入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更接近于市民,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对工作目标的追求等方面都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现代性的实现,还存在结构性的缺失,在中国的现实情境中,横亘着许多刚性的制约因素.现代性的渗入与缺失都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这将影响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6.
利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将哈尔滨与沈阳、长春、大连等东北地区主要经济城市做金融生态环境的横向对比,与9个黑龙江省内城市做纵向对比,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哈尔滨金融生态环境,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7.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所必经的发展阶段和重要基础,其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8.
文化与旅游天然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吸引力,是提升海南旅游业价值、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索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助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增值不高、人文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层次偏浅等主要瓶颈问题及其原因;(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已有研究中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海南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从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业态融合、科技支撑和顶层设计等多方位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9.
中国文化流传于欧洲,西风东渐于中国,这是近代的一个重要的史实.回顾这一时期广泛的文化交流,思考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当代的科学文明的互融和互进,可以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清醒的定位意识,对今天开放时代文化的推进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