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审计政治学是一门由政治学和审计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国家审计中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理论总结。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切入,以国家审计政治性作为审计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审计政治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讨论审计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以此为基础构建审计政治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2.
一、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社会风险的生成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具有时空交叠态、地域交叉性的典型特征,处于多重结构转型与多元利益并存的时代场景中。传统城镇化模式对于人本化核心的偏离,从根本上压缩了社会张力的弹性空间,缩短了人的心理机制放大为社会风险的运作距离。故而,对于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社会风险的生成分析,离不开对人的社会心理运作机制的关注。社会心理是社会结构系统诸要素中最敏感的综合感应器和"温度计",对社会生活的任何轻微波澜都会自发地、直接地、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对社  相似文献   
73.
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因此,需要我们采用生态分析的方法,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技术环境、国际环境等多维视角,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做立体式考量,以准确诠释群体性事件的全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规律;同时,我们也要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同一群体事件的不同阶段,做具体分析,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74.
75.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作用,还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当前,虽然历史城镇保护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众多参与者,但仍存在着历史风貌的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根据我国现实,历史城镇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政府保护机制。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保护规划机制、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处罚机制等。历史城镇保护的政府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良好运行必须伴之以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76.
村民自治研究的兴起与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对村治研究中有关村治的功能的设定、村民自治的动力机制、对农村治理的体制构想及一些具体对策、村民自治的绩效及前景 ,村治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并就其中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7.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含政府能力建设的命题。政府能力包括政府要求能力和政府支持能力。政府要求能力体现了政府的强制性和规序性;政府支持能力则体现了政府的开放性、包容性、整合性、回应性及服务性等。政府要求能力和支持能力是政府能力的一体两面,具有紧密相关性。政府要求能力是政府支持能力的基础,而政府支持能力是政府要求能力的保障,且有助于政府要求能力的增强与实现。但两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表现的程度却是存在差异的。现代民主社会要求政府更倾向于政府支持能力建设,政府支持能力的指向就在于通过政府的自觉与自律,培育社会能力,服务社会成员。建设服务型政府正是政府支持能力的外在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8.
突发事件的产生急剧改变了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秩序,导致社会设置中断或瘫痪。应对突发事件,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突发事件中协调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形成有效合力,便成为重中之重。为此,文章以政府协调为中心,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尝试性地提出构建突发事件政府协调治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界定政府协调治理的概念,揭示政府协调治理的特征,分析政府协调治理的内容(信息、结构与制度),探究构建突发事件政府协调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79.
分析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协调能力是探讨政府应急能力的重要切入口,它着眼于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关系及其行为所发挥的作用,包括政府制度协调能力、政府人员协调能力、政府信息协调能力、政府物资协调能力和政府资金协调能力等五个部分.目前,中国政府协调能力主要存在应急管理主体间的协调缺乏完善的制度框架、机构与人员整合有待加强、信息采集与辨识能力较弱、应急物资多种储备方式间整合不足、调度效率不高及风险和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须通过建立应急管理主体间合作协议框架、强化应急协调机构的枢纽作用、建立公开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科学化的信息处理制度、整合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优化物资调度系统以及建立健全风险和成本分担机制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中国政府承担着双重经济职能,一是为弥补“市场失败”而承担的一般性经济职能,包括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遏制市场竞争走向垄断,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等;二是为推进向市场经济转型而承提的特殊性经济职能,包括部分地替代市场,培育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