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1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9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39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66篇 |
理论方法论 | 27篇 |
综合类 | 407篇 |
社会学 | 48篇 |
统计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近年来,中国女性犯罪快速增长,其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相对于男性犯罪而言,女性犯罪在犯罪动机和犯罪危害方面具有主体上的特殊性。针对女性犯罪的自身特点,只有加强对于女性犯罪的一般预防,采取人性化的特殊预防处遇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女性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为确保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国民政府内迁至重庆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动员上海的资本、工厂内迁。然而由于战时需求陡增,上海的纱厂获得了空前利润。此时内迁至环境恶劣的国统区违反了资本家的意愿,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后方地区生产设施短缺,加之战后沦陷区民众内迁,日本封锁内地经济,国统区棉制品需求激增,进而引起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于是棉业统制成为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的核心,通过农本局、平价购销处、物资局等机构推行统制政策,投放储备棉,欲藉此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然而资本家不仅不积极配合,反而勾结投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花纱布价格飙升,黑市猖獗,市场一片混乱,国民政府对棉业的控制流于失败。由此可见,抗战时期的国家权力和纺织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矛盾,从那时起,资本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和协助就已经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23.
金志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1,(3):4-7
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治校”方针 ,必须履行好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任务 ,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24.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十三大召开之前,理论界的看法不一致,有的同志着眼于经济概括其特征,有的同志着眼于政治概括其特征,还有的同志着眼于思想文化概括其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有许多特征的,从某一个方面现象去概括,其说特征有4条、5条或8条,都是有其一定理由的。但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线性奇异系统在满足闭环极点要求的同时使系统最优的问题.在系统是正则束及能稳和能检测的前提下,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最优极点配置满足的条件及算法. 相似文献
26.
张志胜李丽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1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交汇之年既互为支持,又方向一致,且实现路径相似,落实主体相同,促成两者间的统筹衔接已是大势所趋、时代使然。实践中,两者之间却存在“两张皮”运作、统筹衔接“碎片化”等问题。而以“产业扶贫”引领“产业兴旺”,以“教育扶贫”带动“人才振兴”,以“文化扶贫”助推“文化振兴”,以“生态扶贫”促进“生态振兴”,以“党建扶贫”助力“组织振兴”,因能统筹落实“五个一批”举措和“二十字”总要求,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有机衔接与统筹联动,进而加速“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27.
28.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规划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建设新校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职工的生活条件的需要,是满足学校自身发展和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无论是新校区,还是老校区,作为同一学校,必须统一规划学校的发展战略,统一制定学校的学科建设方案,统一完善学校的校园建设。因此对新校区建设,不仅要在形式上本着超前设计、规划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努力把新校区规划、建成以人为本、生态型、信息化的现代校园;更要注重在内容上处理好与老校区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内在联系,努力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有机结合、统一管理的校园体系。 相似文献
29.
30.
蔡斯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7-73
改革开放30年,在市场经济不断渗入和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背景下,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多中心的乡村治理格局正在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方式。农村社会组织作为治理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推动农民集体行动和孕育基层民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简要回顾乡村治理变迁历史过程的基础上,结合西北地区一个典型的乡村组织个案,具体阐释农村社会组织在当代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各类农村社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村民个体等治理主体间合作协商是解决目前乡村社会治理困境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