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自古以来,有官就有官文化。因此,所谓官文化,应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据科学家的研究,似乎在人以外的其他生命现象当中,有极少量的生物物种之“族群”或“社会”活动里面,也有“官文化”的形迹,但迄今为止,我们明白,那也是绝对不可以与人类同日而语的。至于神话、童话、寓言作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蛛网覆盖和触角延伸把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带进了文坛 ,不仅打破了纸介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格局 ,也昭示着文学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自身形态与特质的变化。正如一切新生的事物一样 ,网络文学的稚嫩、粗疏和不成熟 ,使它的价值自足性和历史合理性都处于悬置状态 ;同时又由于其作品数量和读者群的迅速膨胀 ,以及辐射面和影响力的日渐扩大 ,使我们无法小觑网络文学的存在。这组笔谈文章 ,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网络文学的动势与反思。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悖论》是对“读屏乌托邦”现状的警示和剖析 ,认为网络文学仅有媒体嬗变尚不能建构其历史确证和文学信任 ,还必须在化解表征悖论的过程中开辟更有价值的审美生存 ;黄鸣奋的《网络文学之我见》阐释的是栖身网页的网络文学贵在鲜活、追求互动的网络根基特质 ;陈定家的《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对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学理反思 ;钟友循的《网络写作的生机与困境》以辩证的眼光考察了文学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生机与困境问题 ;而聂庆璞的《网络文学 :未来文学的主流形态》则基于时代媒体变迁和网络的后现代文化特点 ,明确提出网络文学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这些现状描述和理性思考有助于引导人  相似文献   
13.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想:学术性、对话性、未完成性;张跃军介绍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张旭的文章涉及香港比较文学学科建制、课程设计、教学动态、存在的问题等;钟友循则从整个教育的某些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及比较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积极实施“建设文化大省”的当口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所提供的丰富的当代湖湘文化的信息 ,是耐人寻味的。在人事方面 ,通过池大为相对于池永昶更为“务实”、更会“盘算”的变化 ,展现了两代湖湘人物之间的同中之异 ;在情理方面 ,通过湘男、湘女形象的塑造 ,揭示了在物欲膨胀的时代 ,当代湖湘人物所发生的可悲可叹的精神“转型” ;在学问方面 ,通过“厚黑学”已经实实在在地社会化、民间化了的事实 ,向当代湖湘人物敲响了有力的警钟。作品以其所蕴含的深广忧愤 ,旨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唯其如此 ,它对于当代湖湘文化的扶衰起弱当有建言之功。  相似文献   
15.
《沧浪之水》中所反映出来的湖湘社区人格包括智慧、修养、德行三个方面。智慧方面 ,集中体现在“官场决定论”“权威决定权”“规则决定论”的观念 ,以及相对主义、现世主义、功利主义、操作主义的实践上 ;修养方面 ,表现为做事圆通 ,性格柔顺 ,行事有度 ,懂得节制 ,谦和恭敬 ,含蓄委婉 ;德行方面 ,比如虽行小伪、小恶、小丑 ,但又向真、向善、向美 ,谨守一定的道德底线。其总的特点是理性、务实 ,融中国文化的共性于湖湘文化的个性特质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朱正、钟叔河是湖南学人散文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特立独行,清高孤傲”、“中庸和谐,柔韧坚定”的人文风采,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了当代湖湘精英人物同时追步鲁迅、周作人,但又有意无意的用周作人来稀释鲁迅的生存和行为状态,这种人格倾斜与湖南文化的历史基因有关,也是人与环境的现实关系活生生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论余光中的散文革新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光中的散文革新主张是一柄双刃剑 ,一面试图革除中国现代散文固有的弊病 ,一面试图建构新的现代散文的经验体系。他主张和借鉴在学习西方与中国古典散文创作遗产的基础上 ,根据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变传统现代散文以情为本的旧模式 ,消除其“软性”顽症 ,赋之以刚性的品质。在其一系列关于散文革新的创作主张中 ,要求新的现代散文中应当注入诗性、知性和文化性 ,是带根本性的意见。其散文创作本身也印征了这种散文革新主张的正确性与先锋性。  相似文献   
18.
王蒙一向以其独特的语言才华著称于世。但自从他起而捍卫王朔力倡“躲避崇高”以来,其文风却发生了变化。他的′95随笔的新的文体特征是:(一)“躲避鲜明”;(二)“力求圆通”。这并非偶然。而其根子,是在于王蒙因其“往昔记忆”所生的“内心恐惧”所导致的“直面俗世”倾向,在“躲避崇高”问题上连他自己也感到“理亏”、心虚”、“力乏”、“气弱”。故其′95随笔,恰似“坚硬的稀粥,给人以“江郎才尽”之感。  相似文献   
19.
奉献精品办出大气──贺学报创刊10周年长沙电力学院中文系教授钟友循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感到亲切,也感到骄傲。亲切是因为,我以及与我一样在10余年前来长沙电力学院(原长沙水电师院)工作的教职工们,是与我们的学报共同度过这10余年的岁月的:它的筹办、发...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趋势对人的生存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启示.张跃军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邓艳艳谈形象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周庭华谈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钟友循则表现出对全球化时代人的"图像化生存"的一种忧虑.各篇文章角度不一,但各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