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表明,粮食安全与国际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粮食安全包含了粮食在数量供给和质量可靠两方面的安全。粮食安全具有典型的区域公共政策意义,采用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粮食安全与国际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该问题的新路径。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理应重视粮食安全在开展周边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表明,粮食安全与国际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粮食安全包含了粮食在数量供给和质量可靠两方面的安全。粮食安全具有典型的区域公共政策意义,采用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粮食安全与国际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该问题的新路径。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理应重视粮食安全在开展周边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殷有敢 《南方论刊》2005,(12):23-24
和谐世界观应当是一种新的符合生态理性的绿色国际伦理关系观。从中国传统伦理视角看,这种国际关系观包括和谐国际伦理秩序观、和谐国际关系价值观以及和谐民族文化观,对当前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要实现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的现代化 ,就必须对其基本内涵问题作出回答。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必须在科学理性批判和选择性重构的基础上 ,实现以儒家伦理文化的现代化更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必须实现道德思维与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现代化更新 ;必须实现道德生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5.
试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刘笑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本文提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的观念,认为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信息和主张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而然的存在和发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价值,“无为”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行为原则或方法。从概...  相似文献   
86.
一是制定和完善二女户优惠政策。对二女户的两个女孩分三份责任田、三份宅基地和对二女户每年减免一个月收视费;录取重点中学分数线降5分等。如该县梅仙镇对全镇二女户女孩九年义务教育费全免;坂面乡蒋坑村统一规划山场,无偿提供二女户建立茶果园,并按实际的数量给予资金扶持。  相似文献   
87.
作为冷战遗留问题的美日同盟,之所以能在冷战后继续加强,与日本的两大传统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是日本外交政治传统中同时具有欺弱的侵略性和仰强的依附性,是美日结盟的必然因素之一;第二是日本国民性中的神皇文化积淀有利于美日同盟冷战结束后继续存在和加强;第三是西方民主和评论的链接性因素使得关日彼此认同为同质国家,并共同应对可能涉及美日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8.
船山认为《庄子》内篇当为庄子所作,外、杂篇为后学所作,其中"杂篇"更接近于"内篇",水平高于"外篇"。笔者曾提出道德、性命、精神三个复合词不见于《庄子》内篇,也不见于《左传》和《老子》《论语》《孟子》《管子》《墨子》等子书,但见于《庄子》外、杂篇达36次,也见于《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诸书42次。由此可以推断《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印证了船山的睿智。此说得到广泛认可,但也有个别质疑,近年更有国际学者认为先秦尚无《庄子》内篇。但《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已引用《庄子》内、外、杂篇30次。汉初800字的贾谊赋也活用了《庄子》内、外、杂篇的典故21处。各种质疑均忽视了这些事实及其历史含义。也有人对单纯词和复合词在语言考据中的方法和意义全然不解,用任何时代都有复合词和单纯词的现象来质疑笔者的方法,对此,本文也作了回应。  相似文献   
89.
赖志荣很难忘记吸毒人员看.他时的眼神。当时他还是个从事禁毒工作的医疗社工,治安队队员带着他去家访,无奈服务对象就是不开门。赖志荣沮丧地要离开,但就在走出楼梯口的一刹那,他看到阳台上偷偷瞥下的惊恐眼神。  相似文献   
90.
生态人格的塑造和培育,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人格的系统塑造和教育之中,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认知、生态伦理价值观、生态美感、生态责任与良知以及合生态理性的行为习惯和生态道德实践精神等。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塑造,应当明确生态人格的塑造在生态德育系统中的目标定位、注重生态人格形成过程和环境的系统性教育、“平等对话”、“自我内化”、“主动参与”等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