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术著作的产生一般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书斋中的独自研究,所谓闭门造车,出而合辙;另一种则是书斋中的研究加课堂上的实练,一般将此种目为讲义,如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实际上,现代大部分学者多在大学或科研院所工作,所以他们的大部分著作在某种意义上都经过课堂的宣讲、演练和修改,都闪耀着后者的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是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于近年出版了"大学名师讲课实录"系列.现在要说的郭英德先生的<明清文学史讲演录>即是其中很有特色颇受读者喜欢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陆岩军 《兰州学刊》2013,(12):58-63,131
元杂剧元刊本与明本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元刊本与明抄本的比较分析,揭示二者在说白、曲词、体制上的差异,并从元杂剧的创作、演出、观众的欣赏趣味、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变及版本流传的角度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学术著作的产生一般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书斋中的独自研究,所谓闭门造车,出而合辙;另一种则是书斋中的研究加课堂上的实练,一般将此种目为讲义,如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实际上,现代大部分学者多在大学或科研院所工作,所以他们的大部分著作在某种意义上都经过课堂的宣讲、演练和修改,都闪耀着后者的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是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樊树志先生长期致力于明清史的研究,《晚明史》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宏观实证,抉隐探微,精彩卓荦之处良多。阔大的视角,两个别致的着眼点,叙事史笔的生动勾勒,深度学术积累下的卓识洞见,学术动态的紧密关注与推进,慨然幽深的历史感慨,这些因素铸成了该书的成功和特色。该书成为晚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7.
张溥的诗文集现存主要有四种,即《张太史七录斋初集》7卷、《七录斋诗文合集》16卷、《七录斋文集·论略》2卷《续刻》6卷《别集》2卷、《七录斋近集》16卷。前二种近年已影印出版,后二种则分别藏于天一阁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颇为稀见。四种诗文集体现了张溥的总体文学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首次对四种诗文集的版本、内容详加考述,指出其在张溥研究、复社研究、晚明文学史及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樊树志先生长期致力于明清史的研究,《晚明史》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宏观实证,抉隐探微,精彩卓荦之处良多。阔大的视角,两个别致的着眼点,叙事史笔的生动勾勒,深度学术积累下的卓识洞见,学术动态的紧密关注与推进,慨然幽深的历史感慨,这些因素铸成了该书的成功和特色。该书成为晚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滕玉秀  陆岩军 《社科纵横》2005,20(3):127-128
魏晋名士放达之风的渊源可概括为三东汉后期以至曹魏以来用人思想的通达魏晋“反儒慕道”之风与儒学的衰微;少数民族开放通脱文化的影响。这三源在玄学的支撑之下,随着政治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出现,推动了魏晋名士走上“放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元骧先生《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是一篇重要的理论探索文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即该文在对章培恒先生"人性"说的批评中多处出现了误解、曲解、不符实之处,有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出现了一系列不应有的失误。现逐一指出,以与王先生商榷,兼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