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具有基础和制约作用,文化主导和调控着经济,二者的互动构成了多彩的历史画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与文化的这种双向互动将更为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现,反对"文化决定论”、忽视和轻视文化的"经济主义”.  相似文献   
3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决议》又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明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33.
一谈到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人们往往只强调认识的客观性,而认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却往往被忽视了。我们认为,要正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把认识的客观性同科学性和全面性结合起来,并把三者都作为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一) 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观察问题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等同起来,没有把全面性提到应有的高度。虽然有时也提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