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语》的历史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论语》与历史关系的考察,展开对它作为经典的意义的论述。《论语》关涉的历史问题包括两个层次,即发生于前《论语》时代而进入《论语》的历史,以及后《论语》时代受《论语》影响的历史。作者认为,《论语》中,孔子的传经与论史是统一的。《论语》虽然不是原始的经,但也不是一般的子书,它由子而传,从传至经,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它也具有思想深刻的史著功能,《论语》对历史的评点,就是赋予相关人物、事件以历史意义的经典行动。这部经典同其影响下的以《史》《汉》为代表的史学传统,其文化价值应由此而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22.
论述的方式,而非所论述的问题,是所论问题是否够哲学的条件。可根据三个特征来判断话语是否有哲学性质:提问的方法就是对问题的前提的不断追问;问答是以合乎理智的方式进行的;哲学论说所提供的是解释性或规范性的知识。不同的哲学论说又具有"深刻"、"清晰"、"系统"三种不同个性。在中国经典文本中,观念的表达同论证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论语》、《老子》有哲学观念或者信念,却少哲学论说;《孟子》、《庄子》在局部辩论中有许多自觉的逻辑推论,但总体论说还存在松散的现象;而对话体的《公孙龙子》、嵇康《声无哀乐论》则是标准的哲学论说。当代哲学研究中,由哲学史进入哲学的路径,即在于新的哲学论证与言说。  相似文献   
23.
24.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政治文化的经学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离经叛道”可以成为置人于死地的罪名,可见“经”在传统中的地位何等权威、神圣。然经藉的浩繁与经学的烦琐,又常令当代学子望而却步,经学越来越成为绝学,但是,走向后经学时代步履艰难,有人要呼唤走出现代经学的牢笼这...  相似文献   
25.
在肯定传统哲学史学科意义的前提下,文章提出开拓新的中国哲学论域,即从叙事性较强的文本入手,尝试对经典做不以范畴研究为中心的哲学性探究,作为教科书思路的补充。作者分人、事、物三个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对不同的经验资料进行思想探究的可能性。不以范畴为中心,不是排斥对古典思想做概念的研究,而是要直接面对经典世界的生活经验,把观念置入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或者更进一步,从古典的生活经验中,发掘未经明言而隐含其中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深度的哲学反思。这种以近乎故事诠释的形式对经典进行的反思,通过对人、事、物各种个案的诠释,在具体中见普遍,在广度中见深度,堪称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26.
随着甲午风云的变幻,中国进步思想界一反过去"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对西学公开表现出赤裸裸的热情.对此,当时的某些顽固派就恶狠狠地指责:"大逆康有为等,……乃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逆,罪通于天".撇开指责者的感情色彩不论,有一点是被讲对的,那就是西学的提倡是与政治上维新理想相适应的.不过,如果把维新派都等同于西化派那又错了.政治见解不能混同于文化观念.本文以严复为参照系,通过对比,从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两个侧面对康有为、谭嗣同等作深层的思想分析.下面将表明,维新派的多数思想家本质上并未越出传统文化的范围.  相似文献   
27.
很多教科书式的哲学史著述,读起来味同嚼蜡.其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对哲学这种思想活动的理解有偏差,即把哲学当作一种制作好了的知识,而不是一种思想方式.结果便是对某些哲学范畴或命题含义千篇一律地重复,从而失去了哲学应有的灵气.由于教科书负有向读者提供相对客观的哲学史知识的任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叙述古代哲人的思想成果的同时,把哲学思考的方式也带给读者? 后者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8.
作为一个1958年出生、1977年开始学术探索历程的学者,您是在“文革”时期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并且在求学之前有过晒盐、钻井及炊事工种的经历。这些对您的人生道路以及学术追求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那时刚好是我接受基础教育的年代。从小学到高中,当时学制是九年,随后又下乡二年。很难概括那种影响的性质。在这样  相似文献   
29.
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与反对用西方哲学剪裁中国传统思想的态度并不矛盾.之所以要重提方法论,一方面方法论是哲学的命脉所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上对方法论的自觉不够.哲学上的学,就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思想论证的功夫.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包括不同层次.首先是学习关于方法的理论,即对哲学方法的自觉理论探讨.其次,是从其重要理论成果中学习有关方法的具体运用.第三,将其成功有效的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中国哲学的研究中来.第四,学习它如何以哲学的方式研究各种经验,包括经典与现实的经验.第五,学习西方哲学重视方法论的建设,发展切合中国文化经验的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30.
什么是思想史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不同于一般历史事件的"思想史事件"概念,并把思想史事件划分为造成思想史影响的事件与有思想价值的事件两个类型,焦点放在有思想价值的事件上.文章揭示,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有思想价值的事件的影响,主要通过故事重构与经典评注两种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提出,对这种事件的反思在当代也采取观念的逻辑重构的方式.作者的努力,是为观念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哲学创作,勘测可供开掘的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