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学命题。“天人合一”建立在“心性”论的基础上,它将自然之“天”人情化,又将人情形象化了,二者合而为一,构成审美意象。“天人合一”是生命的模式,它以“生”为本,又以“乐”为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理学家通常称之为“孔颜乐处”,它实是超道德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3.
“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学命题。“天人合一”建立在“心性”论的基础上,它将自然之“天”人情化,又将人情形象化了,二者合而为一,构成审美意象。“天人合一”是生命的模式,它以“生”为本,又以“乐”为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理学家通常称之为“孔颜乐处”,它实是超道德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4.
评实用主义伦理、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是当代西方时髦的哲学流派之一,诞生地和大本营均在美国。最早用“实用主义”这个概念概括这一学派观点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皮尔斯,1907年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出版了《实用主义》一书,大加发挥皮尔斯的思想,构成一个系统的哲学学派,其后又有杜威、胡克、刘易士等人继续发展实用主义哲学,这中间又以杜威(1859—1952)的影响最大,成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5.
<正> 三、“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丰富而又精湛的文化修养,加之经常受到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熏陶,使得柳宗元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对自然美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永州龙兴寺东丘记》)这样,自然风景之美,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旷景、奥景。旷景之美在于“天高地阔”,“寥廓悠长”。永州龙兴寺就是旷景的好范例,“登  相似文献   
46.
47.
美学的焦虑与价值基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非但没有给美学带来多少荣耀,相反使美学执着于“此岸”,进而走向异化、走向反美学。应把种种审美现象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加以观照,提炼出一些新的概念组合,用全新的视角深入内部加以阐明,开掘出深层的美学意味,并且在批判意识和反思智慧的引导下,确立美学的价值基座,奠定美学的人类学或存在论走向。  相似文献   
48.
审美态度与审美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活动的发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双向的作用。表现在主体则为审美态度,表现在客体则为审美诱导。审美态度与工作态度的功利性(意志)、科学性(理性)相对立,审美态度是非功利的,感性的。功利悬置是审美态度产生的前提。审美客体的作用在审美诱导。就自然审美来说,奇与险的风景具有极大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49.
生态文明审美中,审美逻辑在原则上应服从、遵循生态活动规律。具体来说,一是审美感觉与生命之态具有一定的认同性,在人的审美逻辑中,美之态无一例外均为生命之态,而生命之态是自然生态的基本状态。二是从审美情感与生命之情上看,动植物的情感与人的情感有异,也有同。同主要表现在同为生命上,我们称之为“同情感”。三是生命物的生存充满智慧,它们的智慧为审美启迪提供了源泉。四是凭藉着人道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与动物拟审美相通,但因为生态主义的限制,物物有别,这种相通具有一定的限制。展现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动植物审美有三种形态:美美相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态是生命之基,而审美是生态之乐。文明的人借审美实现了与生态的愉悦邂逅,创造了生态与文明和谐,此种和谐之乐,可以称之为天乐。  相似文献   
50.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环境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反思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现其突出问题有三:城市规模过于庞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城市生活质量下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城市建设要突出"生活"主题,重视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将"乐居"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最高层面。其二是突破"围城"模式,将大城市化分为若干个生活功能齐全的小城镇,以星罗棋布的城市规划模式取代众星拱月的城市规划模式。其三是确立"美学主导"的原则,在环境美学的指导下,实现城市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将城市建成具有个性魅力的美好温馨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