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5篇
  200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南北朝谱牒形式的发现和索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谱牒的起源谱牒的起源,当开始于父系氏族形成以后。萌芽于商周,发展于秦汉,昌盛于南北朝,流衍于隋唐,消沉于两宋,明清因科举籍贯关系,尚起残余的作用。商代甲骨文有衣祭,罗列商代先王,有条不紊,已启谱牒的形式。《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班固叙传,及《汉书》扬雄传,叙述世系独详,当系根据于家谱。两晋至南北朝发达的原因,一是九品中正选人的关系,二是晋元帝渡江以后,北朝土族不愿与南人通婚,皆以门望自高的关系。隋唐  相似文献   
12.
一紡織手工業两汉絲織品,以「繒帛」二字为代表名称、猶今人之称「絲綢」,或称「綢緞」。有官府的手工業、有私人的作坊,西汉官府手工業則有少府屬官的織室令丞,襄邑臨(?)的服官;东汉則有織室丞。官府的齐三服官(即臨(?)服官,)作工有数千人,一歲费钜万;东西織室,一歲費五千万。繒帛的种类繁多,根据說文解字加以条理。兩汉的紡織手工業是在殷周秦三代制造技術基礎上而加以發展的。除文献的纪載外,长沙战国时楚墓中出土的有楚国的繒帛書(見一九五五年文物参考资料七期圖版二十四),似为巫祝之語;有絹帛画(見人民日报五三年六月十五日副刊),为弓弩習射之状;又有女巫夔鳳的絹画(見偉大的中国藝術传統圖录第一輯三十四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制陶的技艺,以齐楚燕秦等国为最优,齐楚的是多数无花紋,燕秦的花紋,则很細致,战国时期,并开始在陶器上打印文字。所以对于时代的判断,此較明确。齐国的陶工,现存的作品,如「丘齐子里之陶」陶器,(杭州鄒氏藏。)「陈棱左里亳田」残陶片。(季木藏陶八十頁四。)楚国的如「楚城迁蕈里賹」,(季木藏陶六十頁一。)「绍迁去匋里帅」,(季木藏陶四十一頁二。)兩陶片,标明国名地名,皆为其代表作品。又季木藏陶六十頁,有「十年八月右匋胤陶片,又开了秦汉在陶器用紀年的先声,燕陶在燕下都遺址中,秦陶在鳯翔彪脚鎮出土大画磚中,皆表現得非常的显著,若論陶器的形式,如罌、豆、瓶、甕、缶等,至秦汉变化亦不甚大,現在出土战国陶器的地点,以魯豫从河北易州三地区为多,齐楚的陶工,各处迁徙,属于燕秦的作品,或有一部分,出于齐楚陶工之手,亦未可知。  相似文献   
14.
一、飲食汉代人民的食粮,内郡以米麦两种为主,輔以杂粮。边郡以杂粮为主要食品,有糜,(禾旁)(禾皇),黄米,秫等名称。(见居延木簡,我另写有西汉屯戌研究,关于屯田制度部份内。)米作成飯粥,父可以作米餅。麵以麵(次食)作成名餅,粉作成名餌,(說文云:(次食)稻餅也,餅麵(次食)也,餌粉餅也。)每日有食三顿的,(見汉書淮南厉王传。)有食两顿的,居延木簡有朝三升暮三升的紀載。每人食量,每月大斗在一石五升至二石一斗左右,未成年的人则在一石六斗左右。汉代有大斗小斗的分别,小斗一石,只合大斗六斗,汉代大斗的一石,只合现今的二斗。汉書食貨志說:“每月人食一石五斗。”鹽鉄諭散不足篇說:“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前者是說大斗,后者是說小斗。(居延汉簡釋文卷二,四十三頁,有簡文云:“武成(?)長孙青屑,妻大女謝,年三十四,用穀二石一斗六升大,子使女子年十,用穀一石六斗六升大,子未使女足年六,用穀一石六斗六升大。”此簡为成人及小孩每月食粮全面的紀  相似文献   
15.
一、制盐的手工业盐铁专卖,为汉武帝时主要经济政策之一。盐在武帝以前情况;及武帝专卖以后情况。盐法在武帝未专卖以前,约分三类:一、是包商制。“史记货殖传”所记程郑、宛孔氏、曹邴氏、郭纵、蜀卓氏、均以煮盐冶铁致富是也。(包商制的说明,详我所写的盐铁及其他采矿。见历史研究五五年六期。)二、是西汉王国自办制。“汉书吴王濞传”云:“东煑海水为盐、国用富饶。”潍县郭氏所藏齐地出土封泥,有“琅玡左盐”封泥。(郭氏各封泥现均藏北京大学历史系,)西安又出土有“玡左盐印。”玡为琅玡省文。上述封泥及汉印,皆为西汉初期齐悼惠王或齐哀王时物、是吴齐二国设盐官自办之证。三是汉廷自办制。“封泥考略”卷四、四十八页,有“楗盐左丞”封泥。楗为郡在西汉无王国,吴氏所藏封泥,又皆为西汉初中期物,是汉廷设盐官自办之证。当由治粟内史掌管,(即武帝时大司农,)后二类已开专卖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現在發現的銅鏡,以洛陽金村墓葬中鏡,及長沙楚鏡为最古,皆战國时物;次就是秦鏡,秦鏡包括战國及始皇并滅六國后兩个时期的:这三种古鏡上面,都是鑄的圖象画与圖案画,有文字者絕少。到了兩漢,鑄造的藝術更加發展,有純用圖画的、有銘詞兼圖画的。收藏家一般是最珍貴有紀年的,其他,也有的偏重于花紋的研究,也有的偏重于書法的演变,独于漢鏡的銘詞,考古者既不甚注意,文学家亦多忽略不談;其实漢鏡的銘詞,是兩漢文学上最美丽的作品,也是兩漢文学上潜在的遺產。茲选擇三十首类型不同,可以朗誦者,略加注解,以为举例發凡。兩漢鏡銘,其体例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及乐府歌辞式五种。何以独无“五言”?或因当时  相似文献   
17.
石刻原文东郡厥县东阿,西乡常吉里,芗他君石祠堂(以上十七字类似碑额) 永兴二年七月戊辰朔,甘七日甲午,孤子芗无患弟奉宗顿首。家父主吏,年九十,岁时加寅,五月中率得病,饭食衰少,遂至掩忽不起。母八十六,岁移在卯,九月十九日被病,卜问奏解,不为有差,其月二十一日况忽不愈。旬年二亲,蚤去明世,弃离子孙,往而不返。帝王有终,不可追还。内外子孙,且至百人,抢持啼呼,不可奈何。唯主吏夙性忠孝,  相似文献   
18.
李菁  陈直 《领导文萃》2006,(3):125-129
唐先生的家在新泽西州一个静谧的小镇上,四周安静得连踩着门前落叶的声音都那么清晰。85岁的老人谈兴甚浓,用浓重的安徽话夹杂着英语,一直谈了两个多小时,他活在别人的历史里,别人的历史也活在他的笔下。三联生活周刊:唐教授,我们都知道您为胡适、李宗仁、顾维钧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了口述史,您的书在大陆也有很多读者,能介绍一下您当时是怎么开始口述史的工作吗芽唐德刚:这个口述历史,并不是我要搞,by accident穴偶然地雪选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读书时是上世纪40年代,我们当年读的是国民党的中央大学,最难考的选我们是…  相似文献   
19.
一、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杨恽为传播太史公书之始。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云:“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逐宣布焉。”又汉书卷六十六杨敞附杨恽传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太史公自序说,当时有两本, “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所谓名山者,即是藏之於家。太史公卒后,正本当  相似文献   
20.
余以一九五五年始治居延汉簡,一九五六年写成《西汉屯戍研究》一篇,收入拙著《两汉经济史料論丛》中,为綜合性之論述。至一九六一年又成居延汉簡研究六种,一为解要,二为劳氏释文校訂,三为系年,四为文例,五为甲編释文校訂,六为敦煌汉簡平議,注重于制度訓詁名物各方面。簡出万余支,現一般所称道者,多为礼忠、徐宗算收家貲二簡,余之此番整理,其宗旨在便利学者引用。对于綜合性方面,亦有进一步之分析,現选擇八項重要問题,略加綜述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