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01.
近些年来,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潮和女权主义批评思潮的兴起,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虽然人们意识到她的思想和她对科学、经济、神学知识的谙熟,对了解维多利亚文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者却忽略了其作品中男性人物本身的研究,特别是鲜有从阶级身份或者属性这一视角来解读小说中的男性人物。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入手,探究她是如何按照维多利亚核心价值观——绅士来塑造男性人物,同时以此为例,进一步揭示维多利亚小说中人物的阶级属性与道德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世博期间上海社区建设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为中国社区建设的改革带了个好头。本文将从世博社区建设的经验出发,重点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出社区建设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3.
从音韵学角度分析吉安方言语音,其中有许多古音遗迹.本文拟选古"精清从"三组字来考核吉安方言语音的声母表现,并且与今音一一对应比较,从而分析音韵学关于上古声母的重要论断在吉安方言中的体现和差异,进而探究"精清从"三组字声母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04.
凭祥地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边境,通过对其牌匾语言种类、结构和特点的分析,窥探本地区常用语的使用、接触情况,分析本地区语言态度及语言态度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为新时期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语言政策、教育政策以及边贸、邻邦交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在当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性的企业在资源的分配使用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全球性的加工也使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从而使原产地规则判断标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原产地规则日益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手段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6.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为了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我国自2009年1月起分三步走先后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截至2014年年末末,事业单位绩效工制度入轨已经初步完成,但受人力资源管理相对陈旧、事业单位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  相似文献   
107.
《论语》中的孔子,因地位非常特殊,对他的称呼变化多元.对此,不同背景的译者处理方法迥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指导,围绕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可以对《论语》译本中对孔子的称呼的英译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孔子的称呼看似简单,翻译起来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语境理论有助于对相关英译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8.
档案管理是政府部门、国企、私企等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对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展开分析调查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尤其是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仍沿用着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这对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鉴于此,本文以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希望把握信息社会对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并找出优化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有效路径,促使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大数据助力教育改革,促使教师不断提升其数据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教师数据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数据知识、数据意识、数据能力、数据道德等要素。教师数据素养培养模式是一种促进教师适应数据应用场景,发现数据、挖掘数据、使用数据,为精准的教学供给提供决策参考的长效机制。回答数据"从何来""为何去""如何用"三个问题,是教师数据素养培养的逻辑起点。教育数据需要教师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去发现,并利用其验证某些教育问题,通过分析反映实然状态的数据来寻求应然的教育应对策略。教师数据素养培养模式包括:计划(确定问题与数据准备)、实施(教学实践与数据收集)、观察(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反思(数据循证与教学改进)四个环节。教师数据素养培养策略主要包括营造校园数据文化、搭建教师发展数据仓库、建立跨界行动研究共同体、推动数据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与数据驱动的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将"数据"作为深入洞察教育实际和透析教学实践问题的基本手段,经过"数据上移—数据下沉"这一过程,促进教师数据素养的养成,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决策由基于"经验"向基于"数据循证"转变。  相似文献   
110.
以上游宜兴、湖州和下游的苏州市为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模拟假想市场,分别对上游和下游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太湖流域下游基于激励机制的支付意愿比上游基于惩罚机制的支付意愿平均高56.90元/(户?年),下游苏州和上游湖州、宜兴市的平均最大支付意愿分别为275.81元/(户?年)、194.90元/(户?年)和162.47元/(户?年)。太湖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最大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以及对太湖流域的依赖程度呈显著相关性。流域双向生态补偿的方式可采用政府补贴为主,同时采用税收和捐款的方式,支付金额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居民可支付能力。双向生态补偿资金需要建立专户,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