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55篇 |
理论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112篇 |
社会学 | 27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ARS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历的第一个引起世界性恐慌的入侵病毒。它的发生与流行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虽然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像瘟疫等其他病毒那样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这次病毒入侵却给人类带来无尽的思考,即人类在随时都可能面临病毒的入侵时,到底应如何应对。本文从传染病的发生、病原体研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与疫苗研究等情况对SARS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同时指出,人类同SARS的较量虽已告一段落,但人类同病毒的抗战还远远没有结束,人类仍然需要时刻警惕病毒的入侵,并做出积极的防御准备。 相似文献
42.
在影响地区主义发展的诸多变量中,民族主义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二者存在着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两种关系,互动关系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民族文化与经历、国家利益、地区规范四个要素的特点和变化.东盟是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积极互动的结果,东北亚则是二者消极互动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3.
44.
论述了国际性城市的功能、特征及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把北京建成国际性城市是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分析了北京发展的条件,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5.
李小山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2):26-29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画种的特殊性已无意义,决不会因为画种的原因而使评价放宽或降低尺度。但是,不同画种之间的存在仍然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换句话说,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表达,并且有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优势。这次在我们馆举办的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展,便是一次很好的检阅。通过展览,艺术家和观众都可以从中发现,水印版画的特殊魅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与人们惯常欣赏的水墨、油画作品相比,并不逊色。这说明,画种仅仅是表达方式而已,内在的品质取决于艺术家的天分、思考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46.
47.
48.
在少子老龄化、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社会背景下,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构建“地域综合照护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地域综合照护模式既受到日本本土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理念因素的影响。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两化”特征,一是以基层为抓手,培育试点,再以点带面的系统化;二是不断通过实践检验、研讨做好顶层设计进而制度化。该模式的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结形成了地域性、综合性、照护性、系统化“三性一化”的多元立体的、可持续性的结构。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该模式在日本50个地区的实践情况,发现其呈现多样性、多元化两大特征。地域综合照护模式已从一个让老年人有尊严、能自立地安度晚年的养老服务模式成长为以地区全体居民为对象、具有地方特色的福利、权益保障模式。鉴于此,我国应从养老服务系统化的路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两方面着手构建具有我国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9.
在对美国农林院校发展]变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从构建特色优势、确定发展主旋律、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及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得出其对我国农林院校教育改革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0.
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风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学习氛围,优良学风是推进和提高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合格率。因此,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一、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高校教育质量与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