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权威顺从心理现象在人们的道德观念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经常会使人们基于服从权威的观念而违背人性良知,选择完全不道德的行为,并依赖忠诚的道德信念来支撑他们的错误行为。从米尔格莱姆实验来看,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必须弱化这种权威服从效应。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可设定相关制度来制造持异议的同僚、对立的权威者以及权威者回避监督讨论等机制,以遏制这种权威服从倾向,让公司的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涉及独立董事(持异议的同僚)、非执行主席(内部权威者的外部替代者)和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与外部“看门人”(缺席的权威者)等的公司治理制度方案将会对增强监督独立性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系统产生于实体经济增长需求、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相互影响的复杂社会经济背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凸显了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的发源和蔓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几乎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隐藏并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对于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允许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其设定事前和事后的监管机制,以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个良好法律制度的前提是需要了解所要规制的问题的根源所在。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中专家权威主导的披露方式会导致作为信息使用者的投资者对于专家的权威性产生依赖,因而产生思维定式,妨碍投资者进一步收集信息和考虑其它的可能性,导致投资决策的偏差。此外,对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性质缺乏揭示性说明以指出其条件性,也会导致投资者运用"小数定律"这一心理偏差进行决策,而机构投资者也存在心理偏差,因而他们无法对由噪音交易者心理偏差所产生的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现象进行调整,会导致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市场泡沫,因此,监管机构也应当对他们的投资行为予以监管。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制定的薪酬扣回制度缺乏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考虑,没有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考虑和评估,因而导致薪酬扣回制度实际上产生了更大的问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该制度仅仅是考虑了经济稳定时期抑制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没有仔细研究其在金融动荡时期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同时,该制度急于迎合大众口味,追求政治上的正确性,因而在制度设计上走向极端,迫使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因而产生破坏市场竞争的效果,推动金融市场中的集中度,加剧“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并忽视了薪酬监管的顺周期性风险,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对于德国股份公司的监事来说,尽管公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为他们设定了很多的义务和责任,期望以此来促使监事尽职履行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职责,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由于德国按照部门法划分传统实体法的制定和程序法相分离,以致于在程序法中的相关制度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实践中,德国股份公司监事在违反他们的义务而导致公司、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时,最终实际承担责任被程序法中的制度和其他社会因素大大减轻。由此启示我们:在制定法律规则时应当进行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考量,并对于现实社会中其他影响法律运作效果的因素和机制一并予以考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行为监管模式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却为这一模式的实行及其效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复杂的金融网络与构成该网络节点的各种金融机构形成了某种复杂性的“紧耦合”结构,流动性导致的风险传递性也大大加强,往往也因这一特性而产生“蝴蝶效应”。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监管机构亟须寻求一种并不总是针对风险行为且更富弹性的结构监管模式,以便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金融网络中实现其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