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6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436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768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宣告死亡为民法中一良好制度,自应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申请与否由利害人定夺。惟现代民法从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公权力于民事主体行为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时亦得直接介入。这与私法自治不相冲突,反而是对私法自治的完善。因此,失踪人无利害关系人,或虽有利害关系人但不提出申请,而不申请已经或将会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人民检察院可提出宣告死亡申请。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对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应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互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侵犯与利他),社会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与服从)和群体心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首领、群体决策、群体人格)四个方面;认为必须研究和发现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严密的体系;主张以社会化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3.
近20年来,伴随法治中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学学科的影响力总体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就地域分布而言,北京、上海、武汉仍旧是法学研究的重镇;就学科分布而言,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以及诉讼法学均属热门学科;就制约因子而言,法学研究的繁荣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术产出能力均存在相关关系.就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而言,“司法改革”“宪法实施”“立法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将是未来新的理论增长点;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60后与70后群体将逐渐成为引领未来研究方向的主力;在法学研究的总体布局方面,基于政治红利的地缘优势将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64.
与现行《刑事诉讼法》相比,新《刑事诉讼法》在基本理念、具体制度、程序设计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既重视与世界刑事诉讼发展趋势的融合与接轨,又突出了中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法制化的进程。在基本理念方面,新《刑事诉讼法》突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第二条首次将"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任务写进《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在具体制度方面,完善了律师辩护制度、证人作证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在程序设计方面,增加了四个特别程序,包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相似文献   
65.
众多企业并购行为的诱因和目标,构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机体系.企业并购有经济动因,以及非经济动因.企业或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益,或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更多的融资,但也有企业为规避政策、法规及其他的限制而实行并购等,需对此加强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66.
新闻报道的热点,影响了社会的认知和舆论态势,有效调控新闻热点及其形成的舆论,已成为构建舆论和谐的重要课题。通过2006年有关房价的新闻报道,从信息对称、观点传播、报道对象反馈三个方面,研究了热点新闻报道对舆论和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杨生平  韩蒙 《江汉论坛》2014,(5):110-114
面对消费社会中消费物、消费主体以及需求性质的新变化,鲍德里亚在批判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基础上替代性地提出了符号拜物教理论。由于过分凸显消费批判与拜物教批判的符号学视角,鲍德里亚彻底否认了物质生产,夸大了符号的主导作用与消费社会的非连续性,导致消解拜物教的现实道路的堵塞和幻想般的象征颠覆的出现。与之相反,马克思立足于从物质生产到资本批判的方法路径,从生产过程出发理解消费过程,阐释了消费过程的资本运作及其社会效应,并指明了拜物教实质和拜物教批判的辩证特性,从而为分析和超越拜物教的当代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68.
语流音变造成方言词语的外部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它主要发生在常用词中,基本类型有异化、同化、儿化、类化与合音。弄清其原形式,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掌握。本文举例讨论了简阳河西话常用词语流音变的类型、条件、过程和原因,对于研究汉语语流音变同语音、词汇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过程。但民族复兴思潮发展到"民族复兴运动",则是1931年以后之事。它率先起于民间,本只是"思潮"的一种强化说法,但这种社会意识氛围却正好为取得执政地位不久的国民党当局所运用。国民党一方面输入传统儒家精神,一方面公开鼓吹独裁救国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在多种合力推动下,1930年代中期"民族复兴运动"进入舆论论述高潮。这些论述涉及到"民族复兴运动"的总体阐释,也涉及如何结合各自的行业或从事的事业贡献于"民族复兴运动"。时人迫切希望"运动"能落到"实处",但落实不易,"高潮"成"高调"。  相似文献   
70.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全新要求,即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再从素质教育转向创造教育.这是个人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