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县级政府管理系统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政府管理创新是整个县级政府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与更新。其中 ,重塑政府管理理念是前提 ,优化政府职能是核心 ,改革政府机构是重点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是关键 ,创新管理制度是保障。只有对系统相关要素进行整体创新 ,才能提升县级政府管理的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42.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时代 ,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始终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 ,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应对挑战 ,我们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 ,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 ;坚持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维护文化主权 ;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规范、完善中外文化产业交流机制 ;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43.
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理论为理论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政治道德思想三个方面.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思想为当代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4.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总体上处于匮乏状态,如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公共物品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为我国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治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5.
近20年来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主要围绕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及其现代化、行政文化建设的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在概念的把握、逻辑起点的界定、研究方法的运用及成果的时代感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深化行政文化的研究,应该准确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深入研究其逻辑起点,注重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并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46.
毛泽东邓小平国情观的基本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宏观把握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注重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相统一.毛泽东邓小平基于对国情的科学认识,探索和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新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国情观为指导,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和加强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7.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当前,县域中介组织的发展,初步密切了县级政府与社会的合作,降低了县级政府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其行政效益,然而,县域中介组织毕竟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县域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因素,县级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县域中介组织在县级政府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8.
论行政哲学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哲学是一个由概念、原理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从根本上来说,行政哲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行政主体思维方式的作用上。行政哲学并不能上接去指导具体的行政活动,它对行政认识──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思维方式这一中介。行政哲学的功能具有主体性、间接性、隐蔽性、反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9.
党内监督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监督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党内监督的制度规范、心理、观念与思想体系等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精神层面的党内监督文化和制度层面的党内监督文化,具有保障、规范、教化等功能。党内监督文化的实现既需要深入挖掘本土监督文化资源,积极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又需要完善精神性党内监督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性党内监督文化建设;还需要立足于多维视角,协同推进党内监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0.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