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园区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完善也提出新的要求。为此运用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科技园区创新成果与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关系的分析,提出在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下,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优化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广大市民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很多社会功能向社区迁移,社区地位日益凸显,并成为城市社会的基石,肩负起了更重要的时代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和原有住房体制的解体,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阶层、职业的人群在社区重新集聚并产生冲突,社区的承载力前所未有地增强,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的城市社区居民构成多元化,彼此之间的价值取向差异大,交往和联系较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引发人们对城市社区文化新的思考和重视。毋庸置疑,城市社区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整个城市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升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区、有效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和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大省,河北省文化基础良好,以社区为平台的文化建设刚刚起步,距离建设新型社区文化的目标差距较大。笔者关注河北省这一研究主体,通过对典型社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方式。老师是领路人,主体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老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积极探讨,互相学习,让枯燥无味的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相的合作中学习、接受别人的思想,在探究中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发现,从而对古代汉语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4.
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首先  马丽 《天府新论》2007,1(6):114-117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已成为文化的根基,符号是人类的文化景观,文化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在眼花缭乱的文化符号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迷恋,对传统文化的任意疏离;对新潮的异己文化的盲目追逐,对朴质的本真文化的轻率冷漠;缺乏对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准确判断,缺乏对优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认同。这种危机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文化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和标识。要化解青年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一是要坚持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正确处理好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认同、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5.
自托马斯·希尔的论文《人类卓越的理想与自然环境保护》从"什么样的人颁向于破坏自然"的视角,揭开当代西方环境德性伦理研究的序幕以来,当代西方环境德性伦理研究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在环境德性伦理合理性的论证、具体环境德性构成性的说明以及德性伦理在环境伦理学中的价值挖掘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环境德性伦理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研究中令人瞩目的学术风景。但是,它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疑难。  相似文献   
106.
微博活力根系给力社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探求》2012,(2):24-29
作为民众文化大传播的大平台,微博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使中国百姓成为社会民主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微博活力根系给力社会文化建设就是让民众成为文化、社会建设的主体。政府主动触"网",政民及时互动,上传进步文化,下载健康精神,充实心灵家园,共享和谐文明,是促使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效果可以说与教师密切相关,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只有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教育科研意识和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综合素质的力度及综合课程教师的培养,强化科技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0.
马丽 《现代交际》2010,(8):51-51
南宋文人对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认同有着自身的精神需要。“耻事二姓”这种说法在南宋末元初时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天翻地覆、国破家亡的时代,陶渊明的精神情怀和行为方式深深影响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士人群体,陶渊明“不仕二朝”的忠义之说更是为宋末爱国诗人所大加宣扬。忠义气节、亡国悲愤和超然情怀,从情感深层到理性高度都有了深刻的体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