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是移民安置方式的重大调整。移民外迁安置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终结目标 ;必须寻求以土为根、以农为本的根本安置途径 ;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方法。这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中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过程涉及五个角色主体.在基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种角色主体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上也存在差异,已经或可能会导致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过程中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13.
社会平等可分为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机会平等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真正的机会平等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追求结果平等,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注定是一种幻想。在一定意义上,结果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且对社会发展具有无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因此,社会改革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机会平等与公正。  相似文献   
14.
从三峡移民的角度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建成,意味着“后三峡”时期的来临。三峡移民工作的重心转为扶持发展和安稳致富,移民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转变。目前,重庆库区移民培训还存在着行政指导性过强、转移就业效果不够理想、培训经费资助不科学、培训资源整合不力等问题。究其根本,移民培训政策不系统、培训过程设计不完善、培训对象素质不高等政策和操作层面的因素是重要原因。为此,应该从指导思想、教育培训模式、资金保障、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内容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是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反思党内民主遭受的破坏和“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禁锢的事实,遵循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建立起来的正确思想体系。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受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经济收入、移民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的"主人翁心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总体上看,外迁移民普遍存在"客居心态",而"主人翁心态"则显得较为薄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调适和形成健康良好的"主人翁心态",促进外迁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退耕还林:挑战与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在恢复与重建山地生态系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退耕还林主体积极性调动、工程统筹兼顾等方面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持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挑战,作出回应,积极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挢  马传松 《学术论坛》2005,2(10):30-33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在反思非科学化的定量思维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战略问题,从而形成了独具邓小平理论特色的定量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其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万物有灵的生态认识观、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实践观。这些生态伦理观念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乡规民约、习俗禁忌和习惯法中,并传承下来,对现代生态伦理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阶层固化”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一种客观存在,对社会和谐的危害明显。“子承父业”观念、家庭社会资本的不均等、现行制度的漏洞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要逐步打破“阶层固化”,建立起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必须进行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