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明朝一经建立,即与地处小亚细亚的鲁迷(或称肉迷,即奥斯曼土耳其)建立了一定的政治联系。自明洪武至万历间,鲁迷使臣频频入贡。而这一时期两国间交流的重要成果,即为噜嘧铳的传入。明中书赵士祯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由嘉靖时来华鲁迷国使臣朵思麻处,学得噜嘧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尔后精心仿制,并于次年进献朝廷。因当时国内所造鸟铳"远而且狠,无过噜嘧",明朝政府遂令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军队,"以收防倭制虏之效"。  相似文献   
52.
53.
元代西域纺织技艺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西域纳石失、撒答剌欺纺织技艺因蒙古贵族的需要而得以引入,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官府制造业。撒 答剌敷应是以犬、兔之毛织成的产品,而非"一种衣料,可能是棉布料"。西域纺织品对元代蒙古社会生活的影响十 分明显。  相似文献   
54.
马建春 《社会科学》2006,(3):164-171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详细介绍了元代居留江浙行省的西域人及其活动,说明当时东迁西域人因任职、从商、屯戍,传教等,而广泛地分布于江浙行省,并已颇具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