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非遗当下的文化建构是要使其接续传统与现代生活。面对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失语”,必须将其文化话语贴合现代生活进行适当转述。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事象,非遗的文化建构本质是建构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信。其主要途径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返回生活现场将非遗所从出的日常生活真正纳入关怀视野,剖析非遗生存空间的地域性、限制性与所承担的消费意义的无限性、全民性之间的矛盾,促进非遗在日常生活场域中“自然性”的恢复与扩散,建构人民大众共享的公共文化;以人民为中心使艺术可以接近人民,人民可以接近艺术,尊重民众自身的选择和实践,进行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建构。将人文精神的人学标准作为非遗当下文化建构的检验标准,兼顾世俗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使之从一种文化事象成为一种文化体系,从一种生活实践成为一种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2.
晋北鼓吹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已经逐渐从乡村走向舞台。目前,对以《八大套》为代表的套曲曲目的搜集整理及器乐演奏艺术的传承迫在眉睫。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其面临着传承人身份转变,老一辈口传心授难以为继,演奏乐器、曲目和场域的变化等带来的问题。专业艺术院校、部队和中小学的青年一代将成为今后传承培养的主体,为曲目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晋北鼓吹与区域文化旅游及新媒体结合,将成为带动传统音乐类非遗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为主题,在融合访谈调查及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非遗保护"与"跨文化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结合跨文化教育理论视野中的跨文化交流、反身性构建、身份认同等分析工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跨文化教育的双重领域,不仅拓展了"非遗保护"的文化教育维度,还为跨文化教育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成新的研究路径及价值;在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路径的同时,还有助于唤醒、加强传承人的文化参与、身份认同及社会交流,进而为非遗保护与发展营造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行述评,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寻求解决办法,有助于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2014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主要侧重于:政府的重视与基层的响应,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基于传统村落个体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传统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让中国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城市化对正在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是致命的。城市化包括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的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让众多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乡村城市化让非物质文化的最后屏障遭到清除。韩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都经历过城市化进程,他们的文化遗产如何成功保留并得到持续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应从民俗文化的稳态维持和变动中找到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