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0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7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71篇 |
人才学 | 62篇 |
人口学 | 32篇 |
丛书文集 | 592篇 |
理论方法论 | 157篇 |
综合类 | 1409篇 |
社会学 | 180篇 |
统计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34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0篇 |
1975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年过七旬的宋养琰教授,是一位“高产”经济学家。近两年,宋教授因患高血压、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几度住院治疗,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注意休息,但他始终泰然处之,仍笔耕不辍、新论迭出,发誓“绝不浪费生命”。 求学艰辛亦无悔 1926年10月,宋养琰出生于江苏泗洪县一个农家,贫寒的家境使他立志求学以摆脱贫困。抗战前夕,已过入学年龄的宋养琰向父母提出上学要求,父母因不愿意失去劳动力而执意反对,但他据理力争。1939 相似文献
92.
高鸿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45-46
新中国第一部统一的合同法,适应了统一市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应当抓好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93.
简述了教学过程理论,提出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学过程。应尽可能地调动和最佳配置教学资源,在所有教学资源中,教师对培养优秀人才起着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专业导师对教学过程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专业导师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对学生的指导实行全程跟踪。实践证明,实行专业导师制有利于人才成长,效果明显,建议推广专业导师制。 相似文献
94.
吴秀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6):152
当代文学“历史化”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的一种“事后”考察,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评”、“重写”、“重排”之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它现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历史重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难度的,一是在扬弃了“从属论”、“政治决定论”之后,文学到底应该怎样表达对政治的拒迎;二是在扬弃了阶级斗争理论之后,文学到底应该如何展开对革命的书写。对这一关乎当代文学整体全局的根源性和根本性问题,只有将其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揭示历史进程及其内含的历史逻辑,与研究对象形成一种认同与认异并置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历史化”。 相似文献
95.
96.
高更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5)
一、“因为……所以……”(一)课文内容(1)因为他工作很忙,所以我不愿意为这件小事情去打扰他。这是个偏正复句。前一分句说原因(或理由、根据),是偏分句,后一分句说结果,是正分句;用“因为”和“所以”联结起来。这种复句,反映的是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叫作因果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间的因果关系很明确,有时也可以不用“因为”和“所以”,如上例就可以省去不用;也有时候,只用“因为”,或者只用“所以”。表示原因除用“因为”外,还常用“由于”。表示结果除用“所以”外,还常用“因此”等。有时候,先说表结果 相似文献
97.
高华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2)
一、语言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现实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和变化中的.语言也是—样的。有了社会的存在,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语言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语言的变化表现在语言体系的各个环节中——语法构造、词汇和语音。语言是逐渐变化的,说话者本身往往不易觉察得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一种语言里看出来,好比把古代 相似文献
98.
公私合营企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了(即全民所有制)。在这些企业里的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公方代表、工会主席等(私方除外)和工人群众,他们统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导阶极——工人阶级,他们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问题,只是在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上有分工和负责轻重的不同而已。从这一根本性质来讲,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同志的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讲是适合于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从实际上来看,在合营工厂里,我们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99.
读书为什么?自从人类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目的。读书为做官,这是一切剥削阶级的读书目的,读书为革命,这是无产阶级的读书目的。两种读书目的,代表了两个不同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思想家孔丘,出于其奴隶主阶级的反动本性,极端鄙视体力劳动,极力鼓吹“学而优则仕”。孔丘对他的学生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就是说:“种田嘛,免不了饿肚子;读书嘛,就可以升官发财”。这个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的孔老二,从小就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从小就是一个“当官迷”。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一生为谋官而奔走于诸侯之门达七十二次之多, 相似文献
100.
高天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2)
烽火四起,浓烟翻滚,乌云压地。庄园起火了,城堡在燃烧……奴隶主们丧魂落魄,仓惶逃窜。奴隶们挥舞戈矛、棍棒、满山遍野奔来。山崩地裂的呐喊声,衬托出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