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关于教育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产业化意味着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教育活动要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和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高等教育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微观组织和宏观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2.
阻碍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三大制度因素有现行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落后的“城市”观念 ,关键在于配套的制度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国家可以成为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后期,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国家,体制转型的目标几乎都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已经不可能如现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经历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必须是有意识地推进。在推进整个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变迁的过程中,国家的力量(有时就是“政府”的力量。因此,文中并没有将“国家的力量”与“政府的力量”严格区分开来)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在中国、俄罗斯及东欧的转型国家中都有着明显体现。因此,我们提出,国家依靠非市场力量或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进程是可行的。 国家以行政手段推进市场化进程,就是依…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事实 ,提出并验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 :( 1 )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 ;( 2 )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 ,有效的 ;( 3)制度变迁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转换主要取决于制度变迁对各自利益的影响 ,也受制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的特征黄少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对不意味着对计划调节的完全摒弃。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调节的层次、手段、主体和客体、具体形式、时序及其与市场调节的结合等方面对其特征加以概括。1.计划调节分成两个层次,既有宏观调...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是因为不知虎之厉害.我早期学习研究经济学,喜欢边学边练习写一些论文.那时很大程度上也是无知无畏,一旦写就,就颇为得意,自认为必有科学价值.而且敢于向任何我知道的学术杂志投稿.  相似文献   
18.
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创建"合作"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创建中国经济学,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经济学的中心或中心之一。中国经济学家需要一反以“竞争”为主线的研究框架,转向以“合作”为主线,创建“合作”的经济学,即揭示人类经济行为中合作规律的经济学,以“竞争”为主线的经济学,其哲学基础是个人功利主义和自由...  相似文献   
19.
产权与人权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权的实现是人类最大的效用满足,具有终极价值的意义。不过,人权的实现不是自动的、无代价的,总是受制于各种因素,需要人们不断努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人权状况往往存在差异。原因是复杂的。我们认为,产权和产权制度的不同是导致人权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从理论上揭示人权与产权的相关性,并分析产权对人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理论有没有创新,不能以“谁说的”、“发表在哪里”、“是否被媒体追捧”等为标准,而应该是以对既有理论的挑战程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现实的影响力为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中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理论,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可以统一。这是我们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基本的学理依据。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理论假说对已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改革似乎已证实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