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2年 7月到 9月 ,我们课题组 ① 以“入住式社区考察”的方法在东北A市、B市和C市三个地方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红灯区考察。这是一项探索式研究 ,创新之处主要有二 :其一 ,把女性性工作者 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分子考察她们的主要就业经历 (包括性工作 ) ,从纵向的、过程的视角来发现这些女性进入性工作的原因 ;其二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协作并用 ;以“入住式社区考察”为主要方式收集原始材料 ,并把定性资料进行量化处理。主要发现有四 :其一 ,本次访谈的这三地的 1 0 3个小姐几乎都是城市户口 ,下岗女工占半数 ;其二 ,其中的本市…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们在完成总人口的多阶段抽样的笔记本电脑辅助的实地调查之后,以缩减的同一问卷进行网站调查。两者的可比性得以论证。通过对照分析,发现网站调查应答者的阶层分布相比于前者出现了全面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证明网站调查既不能代表总人口,也不能代表网民,甚至不能代表城市男性网民。网站调查的兴旺与不受批评的现状,来源于当前大众的信息饥渴与无知IT从业者和无良传媒商的自觉合谋制造以及学术界对社会责任的忽视。网站调查本质上是招募调查,因此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需要总体界定与随机抽样。这违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定义,因此网站调查只能向着开展定性调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问卷调查:设置"开放题"是一种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问卷中设置"开放题"其实是把定量调查变为定性调查,而这两种资料如何共同使用,学术界尚未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无法使用"开放题"来进行社会学调查所要求的"假设一检验"操作,而且"开放题"等于问卷设计者的无原则放权,很难保证调查的质量.即使在封闭式问卷的备选答案中,也应该慎用"其他"这个选项(半开放题),因为它不仅会增加大量的缺失值,而且实际上用处很有限.笔者最后推论:在调查问卷中不应该设置任何一种直接询问"原因"的提问,因为谁都无法涵盖任何一个现象的所有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他山之石:外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殖健康” ,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 ,而不仅仅指有没有疾病。这一概念的提出 ,表明“生殖健康”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近年来性病每年发病率以20 -30 %的速度增加。1999年比1998年增加32 % ,专家估计1999年新发性病病例至少为400万例。2000年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达到60 -100万人 ,国家将每年为此付出4600 -7700亿人民币的代价。这些事实 ,无疑与我国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普及不够有关。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主体是青少年 ,有关问题的受害者也以青少年为甚。我们有责任了解、探讨当今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状况与教育的课题 ,以及国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 ,尽管我国的教育界与学术界对此还存在争论。“独抒性灵 ,珍爱生命。”———我们愿把这句精心策划的广告语传告于所有的青少年。同时 ,也想提醒年轻人的父母们和所有负有引导之责的人 :请用理性来廓清“性”的迷雾 ,以科学来摒除“健康”的盲点 ,更真切地关注当今青少年的成长。特约编辑 :方奕、杨长征  相似文献   
15.
残障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可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经验.为了反抗残障的生物医学话语,社会学内部诸多理论传统通过不同的研究范式来解释残障现象.本文理清和呈现不同理论传统中“残障”的不同意义,提出残障概念的四个理论面向:社会偏差、社会压迫、日常经验以及身体“体现”,具体分析这四类理论面向产生的背景、基本论述及内部的差异性表述,评述其解释力及其局限性,旨在通过系统的梳理社会学视角下残障研究的理论脉络,了解西方语境下残障的社会学意义,为中国残障研究的开展和本土残障理论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应该结合起来",这样一个命题与努力方向其实是来源于对这两种调查方法的理解尚不够深入.对目前我国社会学界所做出的多种尝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之间是一种组合,而不是结合,而且也无法结合,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由定性研究来整合定量研究,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7.
在定性调查中究竟应该调查多少人,这个根源于"代表性"的问题很现实却又是错向的.本文认为在质性研究的最主要形式"求异调查"中,不是有没有、要不要"代表性"的问题,而是究竟要代表什么的问题.定性调查试图囊括的是"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潜在信息",追求的是对"研究主题的归纳程度",而不是定量调查所要求的"代表性"(代表"总体中的全部个体").定性调查只要相对实现了"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就足以反映信息的整体质性,足以通过归纳来满足研究主题的需要,而绝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因此,对于定性调查而言,所谓"代表性"其实是个伪问题,以此来衡量定性调查则是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黄盈盈  鲍雨 《社会》2013,33(2):185-207
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下,本文关注女性乳腺癌问题。基于对14位有乳腺癌经历女性的深度访谈后发现,经历乳腺癌女性的身体与其说是一种患病的身体,不如说是一种被视为残缺(了乳房)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态身体。“残缺”表现在身体机能与感受(疼痛感与行动受阻)、身体形象(掉发与切乳)、个体认同(患者身份、女性身份及正常的社会人身份)和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本文展现了女性在经历乳腺癌的过程中(尤其是被切除了乳房之后)如何面对、管理被医学与社会标定为“残缺”的身体,如何努力恢复身体和“正常”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身体从医疗空间走向社会空间时,“残缺”感与正常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以及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性与政治性。  相似文献   
19.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性”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性社会学领域的“主体建构”思想,并分析其发展背景、逻辑、重要意义,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发展空间。作者以具体的例子和分析为基础,提倡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应该:基于本土的“性”问题意识,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理论视角,解构“性”的医学化和科学化霸权,建构置身于具体的社会政治时空中的日常的、多元的、弥散的、主体切身体验的性存在。  相似文献   
20.
时下,“性感”一词已经在各娱乐时尚媒体中泛滥成灾:某某女星性感出镜、某某产品会使女人更加性感等等。而且“性感”不仅限于形容女人,还形容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