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59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施密特通过解读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内涵,从自然、实践和社会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来论述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得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的对象和出发点”不是自然或者社会历史,而是“实践的具体性”,以及自然与社会在实践这一中介基础上辩证统一的重要命题,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中介的非本体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驳斥了物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等。施密特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把握既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2.
嵌套博弈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博弈,而是嵌套在其它博弈之中。农村基层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使参与人的策略受上级政府偏好的约束。这种嵌套形成了实质上的政府单边治理机制,这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效率不足的主因。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要求不同的主体参与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治理。改革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决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多边治理的新的博弈结构。在改变后嵌套博弈中,农户、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都有参与农村公共产品治理的积极性,他们与基层政府、上级政府共同建立起分工协调的多边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63.
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对于正确制定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学术界一般认为,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中国的生态危机却不能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对生态危机原因的分析可以明白,西方的生态危机根源于人与自然对立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只要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生态危机必然会发生。而中国的生态危机,则根源于采用了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必须抛弃西方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必须抛弃西方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应对生态危机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对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当前,我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医学院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医疗服务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推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以服务基层为导向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5.
姚东旻  李军林  崔琳 《江海学刊》2015,(3):85-91,238
信息化时代的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作用日益重要,媒体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决策。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多重影响,媒体报道可能偏离真相或客观认知,产生媒体偏误。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从生产到受众的过程及各利益主体的特征所构建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可以为认识媒体偏误提供更好的分析范式。媒体偏误治理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媒体信息供给及处理的匹配关系,使理性读者可以通过更新信息在有偏报道中不断接近真相。  相似文献   
66.
崔健 《城市》2009,(11):64-67
一、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与问题(一)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仍然不足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迅猛。据统计,2000年底.全国设市的663个城市中有310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共有污水处理厂427座.年污水处理量113.6亿立方米。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设市的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90座.处理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日。  相似文献   
6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翠迎 《西北人口》2001,(4):36-38,41
通过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制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68.
生态决策与新疆大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疆近代开发缺乏对生态环境制约因素的认识和正确决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目前环境出现恶化状况的深层次原因 ,主要是人口急剧增加、传统农业超速发展和开发决策中没有生态环境决策的内容等。文章提出了生态决策的概念 ,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指出生态决策是新疆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9.
美国传播学家格伯纳认为电视文化可以培养和建构受众的世界观,使受众的主观现实更接近于电视媒介提供的符号现实,而非客观现实。格伯纳的该研究被称为培养理论研究,是一个著名的思考和探讨大众传媒影响力的研究范式。以《大江东去》为例,论证我国反腐电视剧如何构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秩序最终都会被恢复”这样一个“符号现实”,将观众对腐败问题的认知即“主观现实”引向了一个相对安全和符合主流的方向,而不是陷入“客观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70.
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增强社会参与的同时也承载了多元的价值理念。对于中国社会组织来说,价值诉求构成了其发展的原动力,为其赢得了发展空间和机会。然而价值性只是社会组织运行的一个方面,组织在实践过程中所发生的价值迷思也会成为其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而协调社会组织价值性同公共性之间的张力,明确其价值诉求的边界,完善社会组织评价机制则有助于克服价值迷思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进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而明确组织价值边界,加强组织公共性建构以及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则有助于克服价值迷思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从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