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265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570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31.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动画片种.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题材、笔墨节奏、审美空间意识引入到动画制作中,呈现"动画化"的水墨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水墨画所表现的节奏化自然、"阴阳"、"有无"的空间意识,再从属于电影范畴的水墨动画片的视听语言角度来阐述水墨艺术仅仅"动起来"还不够,还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化",才能表现出比传统水墨画更有意蕴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32.
龚锐 《民族研究》2003,(2):36-43
如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转型时期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3.
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计算模型是学术界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区间数刻画着事物属性特征的取值范围,以往学术界都假设在区间内的取值服从均匀分布。本文将均匀分布推广到一般分布,运用概率论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计算模型,由此修正了以往关于两个区间数全等的定义,提出了区间数形等的概念,同时进一步修正了可能度的自反性条件和区间数的综合排序方法,并将理论应用于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了基本的决策过程,通过实例决策问题的计算,呈现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面临法律与语言体系的双重制约。对等则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分歧。法律是一种符号,而构成该符号的法律语言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这个特定功能是指通过探寻法律符号意义的过程,理解法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符号学语义三角提出的翻译语义三角可以为法律翻译中的精确对等提供理论基础。然而现实中法律翻译往往受到话语环境和话语使用群体的制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在同一法律体系内,可以通过翻译语义三角实现法律翻译精确对等;借助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的语义参考方案、法定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区分、语言元功能等策略,可以理解法律翻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5.
刘知几史学思想和理论主要反映于《史通》中。《史通》包括众多关于《国语》的论述。刘知几对《国语》的接受和研究构成了《国语》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知几对《国语》的作者、《国语》和《左传》的关系、《国语》对《史记》的影响、《国语》作为国别体的典范之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明晰的阐述。刘知几认为《国语》作者是左丘明,产生于左氏解经的需要。他已开始将《国语》从汉儒经学传播体系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36.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的内核有三个层面:从媒介进化本身规律看,媒介使用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审美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媒介必然沿着人类传播要求的方向进化;从媒介与自然关系的传播效果看,媒介必然朝着不断消弥时空障碍的方向进化。同时,该理论分析了媒介进化非人性化的一面:意外的后果。媒介进化人性化趋势实质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是对人之于媒介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凸现人类之于媒介的能动需求。  相似文献   
37.
38.
江南名山是中国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开发和利用为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所主导,是当前完善名山风景建设的关键因素,而诗词文本则是江南名山形象构建的见证。本文以江南名山茅山为研究案例,结合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篇》中记载的茅山相关诗词及网络搜集的补充诗词为文本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形成包括山地、生物、天象、气象资源等在内的十五个初始范畴和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审美活动、行为互动、建筑设施五个主范畴,进而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情感意象分析。分析发现诗词文本中自然资源构成了茅山风景区核心景观资源。情感意象分析发现,中性情感比重最大,"归隐"频次最高,反映出诗人普遍以茅山寄托隐居志向,积极情感多表达诗人对自然资源的由衷喜爱。最后构建江南名山形象塑造过程的模型,认为永嘉之乱后江南名山得到了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风景要素,是形象认知的起点和自然供给力。宗教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岳诗文的创作,二者构成重要的文化供给力。隐居和游观活动的兴盛则是江南名山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总结得出了茅山江南名山形象,为后续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界定了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老年人对该领域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基本现状,认为在现阶段发展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购买能力以及消费特点;还要依靠产业政策的扶持带动老年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旅游人类学的发仞到成长,从西方到东方这一传播过程,介绍评价了相关的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并强调指出旅游研究的视野应主要以文化为切入点,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这对于我们能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和理性地认识和处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的种种文化变迁,各种社会利益冲突等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