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86篇
人口学   75篇
丛书文集   932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1752篇
社会学   164篇
统计学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冯金忠 《河北学刊》2005,25(5):97-9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102.
当前,农业现代化成为政界和学界的普遍共识,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并不是一种理论性问题,而是一个实践、操作性问题,其政策期待与实践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在新的理论引领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活动。本文围绕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表达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探讨从资本下乡到家庭农场过程中的发展困境与实践趋向,梳理理论逻辑下的共识与纷争,挖掘实践操作过程中逻辑起点与推进动力,并从农民角度对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理论和经验做出批判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3.
联合采用吸附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河豚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联合采用吸附树脂D+D101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152提取河豚毒素的方法,通过动物中毒实验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从河豚内脏中分离提取出河豚毒素,并改进了除蛋白质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4.
智库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知识密集型的咨询服务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美国智库现代性较强,欧洲智库则侧重于学术和党派研究,日本智库则具有浓郁企业特色。这三者代表了发达国家智库产业发展与演进。根据产业发展的理论,成熟的产业培育都需要有自身的演化和外部演化两个方面。自身的演化过程包括产业组织的培育、产业机制的完善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外部的演化机制包括产业功能定位、提供有影响的知识产品、建立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主要体现,一方面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以馆员为本,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的共同目标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是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6.
郭华清 《学术研究》2005,(7):139-140
赵春晨教授的《岭南近代史事与文化》一书,2003年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近代岭南文化与广东地方史的力作。该书是作者论述岭南(主要是广东)近代历史与文化的个人学术专著,共43万余字,由40篇专题论文组成,分为史事篇、文化篇、视野篇三个部分。书中既有对近代岭南历史特征和文化精神的宏观论述,也有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各时期岭南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的个案分析,并把近代岭南区域社会的变迁置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加以考察,涉及的方面则有政治运动、社会转型、中外关系、思…  相似文献   
107.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幸福的渴盼更是他们寻求发展的动力。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他们客观认识社会问题,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培养他们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不仅是大学生的意愿,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关于情绪的结构,主要有情绪分类与情绪维度两大理论解释取向。分类取向认为情绪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合情绪构成。维度取向则认为各类情绪之间彼此相关,应抓住情绪的主要维度进行结构性阐释,并以几种环形结构模型为代表。一些情绪理论模型尝试整合这两大解释取向。基于两种情绪结构理论,心理学家们开发过多种情绪量表和情绪诱导材料,而最近出现的几种(网络)情绪感知工具值得关注,互联网将在未来的情绪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色彩语言。肖似化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化代码共同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红色代码能指。红色折射时代与社会、刻画人物及心理、营造意象与意境、表现思想与哲理,体现了丰富的美学价值。红色整合民俗、涉指伦理,具有深刻的文化蕴含。以红色为基调的多色彩结构,与电影其他要素共同构成张艺谋电影的视听语言系统,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理念,一种新的电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0.
美是有神性的——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中世纪教父时期美学思想的最大代表,奥古斯丁把上帝当作美的本体,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思考美学问题。其关于上帝的美、精神美和物质美的思想为解决古希腊罗马美学中具体的、可变的、有限的美与普遍的、永恒的、无限的美之间的对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把“美与丑的对立统一、和谐、映衬”的观念引入美学中,给予丑一定的美学地位,从而丰富了西方美学史范畴的内涵。奥古斯丁论述审美经验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其美学思想一个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重要之处,在许多方面决定了西方中世纪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强调艺术应该具有形而上的价值,其使命在于歌颂上帝和为宗教神学服务,从而为西方中世纪美学对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