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6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管理学   49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10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63篇
丛书文集   1357篇
理论方法论   278篇
综合类   4036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29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new economy, exploring labour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n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labou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digital economic sector, such as gig employment, e-commerce, and various other forms of online employment, have been examined in-depth. This study reveals new regulatory loopholes in the digital labour market, which have substantially eroded the basis of so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in China, “softening”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branches and compliance with labour regulations remarkably.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Polanyi on embeddedness and disembeddedness, we argue that the digital employment secto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new configuration in the digital field of social policy requires novel conceptu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isks in virtual spaces.  相似文献   
12.
贺建风  李宏煜 《统计研究》2021,38(4):131-144
数字经济时代,社交网络作为数字化平台经济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的商业应用价值巨大,但由于其网络规模空前庞大,传统的网络分析方法 因计算成本过高而不再适用。而通过网络抽样算法获取样本网络,再推断整体网络,可节约计算资源, 因此抽样算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交网络分析结论的准确性。现有社交网络抽样算法存在忽略网络内部拓扑结构、容易陷入局部网络、抽样效率过低等缺陷。为了弥补现有社交网络抽样算法的缺陷,本文结合大数据社交网络的社区特征,提出了一种聚类随机游走抽样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社区聚类算法将原始网络节点进行社区划分,得到多个社区网络,然后分别对每个社区进行随机游走抽样获取样本网 络。数值模拟和案例应用的结果均表明,聚类随机游走抽样算法克服了传统网络抽样算法的缺点,能够在降低网络规模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原始网络的结构特征。此外,该抽样算法还可以并行运算,有效提升抽样效率,对于大数据背景下大规模社交网络的抽样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emerg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changing the business landscape. The fast‐changing activities, expectations and new modes of collaboration suggest it is time to review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insights from strategic alliance (SA) research, which are based on assumptions from a different era. We therefore aim to stimulate multidisciplinary debate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emerging paradoxes and challenges that contemporary firms face in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dissolu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s. Specifically, we offer alternative visions of SA research and suggest fresh applications or supplements of exist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at can better addres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emerging from an era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用联想神经网络设计的信道均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联想神经网络在数字通信信道均衡器实现中的应用,讨论了其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opfield联想神经网络实现的信道均衡器具有比传统线性横向均衡器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在LRH-250E型培养箱中对平均尾重0.2g和1.2g的虎鲨进行温度耐受性试验,并对均重1.2g的虎鲨做了pH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尾重O.2g的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0℃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为41℃,致死低温为14℃;尾重1.2g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4℃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是42℃,致死低温为14.5℃。尾重1.2g虎鲨能够耐受的pH值其上限是11.51,下限是2.52。  相似文献   
17.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虚拟空间交织是人们常用的思维与认知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交织及其原则的介绍,描述了虚拟空间交织的运作,指出虚拟空间交织构建中主观取向的原则应为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教育。文章围绕创建科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问题 ,从自主招生、导师队伍建设、学位授权点、学术监控以及办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载体催化元件检测甲烷浓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采用载体催化元件和参比元件组成惠斯登测量电桥,运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达到恒定甲烷无焰燃烧温度,实现甲烷浓度的测量。扩展了采用载体催化元件测量甲烷浓度时的测量范围,减轻了催化剂的高温烧结和挥发现象,延长了载体催化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建立了相应的温度自动控制和甲烷浓度测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