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85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241篇
管理学   1364篇
劳动科学   73篇
民族学   812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522篇
丛书文集   6777篇
理论方法论   1295篇
综合类   14802篇
社会学   1247篇
统计学   17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778篇
  2014年   1012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556篇
  2011年   1953篇
  2010年   2079篇
  2009年   2095篇
  2008年   2024篇
  2007年   2208篇
  2006年   2178篇
  2005年   1886篇
  2004年   1096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944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沈心友作为李渔的传人,得到妇翁言传身教,能诗能文,目前已发现有二十余篇作品传世,首先是编书评书的好手,才成为刻书印书的内行.其先是协助李渔创建并管理翼圣堂——芥子园书坊,后来则独立主持经营杭州与金陵抱青阁书坊.其在经营刻书业的过程中,继承了李渔的特色书策略、畅销书策略、新书预告策略、家族传承策略,为清初刻书业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是中国出版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书坊主人.  相似文献   
13.
作为Bel Canto声乐体系的萌芽期,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声乐艺术在宗教与世俗二元文化的作用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宗教文化中的声乐现象以服务宗教仪式为宗旨,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中心,围绕对圣咏的修饰和扩展,逐步体现着作品体裁、表演形式以及歌唱技术的全面复杂化趋势。而世俗文化中的声乐现象在充分展示世俗文化特征的同时,又无法避免地接受强大宗教文化的浸染。二者在对立与并存中共同推动着Bel Canto声乐艺术的系统化构建,为Bel Canto声乐体系的主体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美国亚利桑那州经济遭遇严重衰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压力。1992年,亚利桑那州实施了产业集群战略,成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并使其成为之后十余年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通过对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战略的制定、调整和集群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发现,亚利桑那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得益于科学的战略设计和以"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企业网络组织"为双驱动的发展模式,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只扮演着"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这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是酸压改造效果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认为,在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易溶物的含量及分布方式决定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易溶蚀物的含量越多,岩石溶蚀速率越快。室内测试了不同溶蚀速率下的灰岩和白云岩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了岩石溶蚀速率、易溶蚀物含量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酸压工艺设计方案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溶蚀速率与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倍比存在抛物线关系,易溶蚀物占30%40% 时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凡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与孤独、疾病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美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显得格外孤独与痛苦,这种孤独个体的特性也贯穿了其一生。与此同时,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特点,即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主人公追寻的身份认同正是当代美国人普遍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普遍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贺建风  李宏煜 《统计研究》2021,38(4):131-144
数字经济时代,社交网络作为数字化平台经济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的商业应用价值巨大,但由于其网络规模空前庞大,传统的网络分析方法 因计算成本过高而不再适用。而通过网络抽样算法获取样本网络,再推断整体网络,可节约计算资源, 因此抽样算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交网络分析结论的准确性。现有社交网络抽样算法存在忽略网络内部拓扑结构、容易陷入局部网络、抽样效率过低等缺陷。为了弥补现有社交网络抽样算法的缺陷,本文结合大数据社交网络的社区特征,提出了一种聚类随机游走抽样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社区聚类算法将原始网络节点进行社区划分,得到多个社区网络,然后分别对每个社区进行随机游走抽样获取样本网 络。数值模拟和案例应用的结果均表明,聚类随机游走抽样算法克服了传统网络抽样算法的缺点,能够在降低网络规模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原始网络的结构特征。此外,该抽样算法还可以并行运算,有效提升抽样效率,对于大数据背景下大规模社交网络的抽样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theory establishes that pension privatization weakens the link between old and young and so reduces the incentive to invest in public educ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lower return rate of capital than growth rate of wage. However,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link change are few.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nsion privatization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ubsidy to individual accounts on public education spending in a three-period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And then, we take contemporary pension reforms in a number of Chinese provinces as offering natural experiment conditions.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framework and 282 municipal districts panel data over years 1998–2009, we test the pension-education theoretical link change. Both ou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confirm that pension privatization is adversely associated with local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in China. Private pension subsidies, moreover, magnify this effect. Our study supports the theoretical assertion and selective empirical findings of a negative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 of pension privat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反馈,研究分析发现,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发展不平衡。我们认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从师德教育、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适应教学环境的能力、体育教学自修与改革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等方面下手,使学生的能力在四学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有序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达到最佳培养效果。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Popular commentators on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often interpret the increase in heterosexual couples living together without marrying as reduced willingness to create and honour life‐long partnerships.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amples of 20–29 year olds living in an urban area of Scotland finds little support for the postulated link between growing cohabitation and a weakened sense of commitment to long‐term arrangements. Most of the cohabiting couples strongly stressed their ‘commitment’. Socially acceptable vocabularies of motive undoubtedly influenced answers but interviews helped to explore deeper meanings. Many respondents’ views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predictions of a weakening sense of any added value of marriage. At the same time, some respondents continued to stres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onsistent with research interpreting cohabitation as a ‘try and see’ strategy part‐way to the perceived full commitment of marriage. The notion that ‘marriage is better for children’ continued to have support among respondents. While, on average, cohabiting couples had lower incomes and poorer employment situations than married couples, only very extreme adverse circumstances were presented as making marriage ‘too risky’. Pregnancy‐provoked cohabitation was not always in this category. Cohabitation was maintained because marriage would ‘make no difference’ or because they ‘had not yet got round to’ marriage. Most respondents were more wary of attempting to schedule or plan in their personal life than in other domains and cohabitees’ attitudes to partnership, including their generally ‘committed’ approach, do not explain the known greater vulnerability of this group to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