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1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32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7篇
丛书文集   928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4674篇
社会学   202篇
统计学   22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冯金忠 《河北学刊》2005,25(5):97-9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72.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通过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关系及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功与过的分析,可知两者的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为语言学的发展扫除障碍的关键。因此,分析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为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融合提供理论上的论证,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话语与当今中国社会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会议展示了国内外话语研究的理论探索及实践成果.与会代表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新话语,对语言、思想、权势关系与社会变革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丰富了话语对社会现实建构作用的研究,强调了批评话语分析的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  相似文献   
74.
目前,临床教学基地学生管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纪律管理,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等,这才是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
维柯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的创造,因而人们可以认识它;历史学可以成为一门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新科学,并提出了历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想像性地了解、将语言学和哲学相结合等。他的历史认识具有理性的态度和批判精神。他的一些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与现代和当代史学思想有诸多契合,并且对现当代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6.
根据河北省各地市实际情况,举办体育赛事应考虑城市人口规模、体育基础设施、竞技体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气候、传统文化等,不同城市应培养不同的赛事,并推动民间体育竞赛、青少年体育竞赛、公益体育竞赛等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7.
政府主导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技术和组织特征;但它没回答促使经济发展技术和组织特征变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许多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遇到了“发展陷阱”.本文通过对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总结认为,经济发展存在动态阶段性,经济体系没有内在的冲破阶段阻碍的力量,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发展机制可以通过内在制度安排和协调缩短寻找转型的痛苦时期,避免经济陷入“发展陷阱”.对中国经济发展60年历史经验的分析,补充了现有经济理论关于政府作用的论述.政府主导工业化、主导超越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机制是中国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最大贡献,因此本文认为构建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应以政府主导工业化为核心.  相似文献   
78.
党的十七大报告使得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改革再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为切实摸清我国目前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现状,<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和改革研究>课题组对地方公务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权力界限不清、监督权乏力、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本文围绕实地调查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79.
宋蕾 《阴山学刊》2011,(2):94-98
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3月和2010年4月分别爆发了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都促使了前任政府的下台。两次革命在爆发原因、背后推手及其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有着共性。这两次革命同时也对邻国的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0.
异质信念、卖空约束和房地产预期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试图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非理性投机进行有效抑制,但是事实证明,简单地通过增加供给或者通过增加交易成本来减少需求都无法真正消除普遍存在的投机行为.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在卖空约束的条件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会使得资产价格出现系统性偏差,产生投机泡沫.而当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者也存在异质信念和卖空约束时,由于政策管制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将看空投资者拒之门外,房地产价格只反映了乐观投资者的意见,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被高估,产生泡沫.因此,只有借助市场化手段,通过发行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方式为房地产市场树立价格标杆,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