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24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602篇
理论方法论   135篇
综合类   1775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in selected developed countries. Using a fully comparable longitudinal data file from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surveys, we estimate the poverty rate and poverty gap before and after social welfare transfers and taxe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direct effects of social welfare on poverty. In general,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countries with conservative welfare regimes demonstrate higher poverty performance than do countries with liberal welfare regimes. In particular, the United States lagged behind through all periods under investigation, whereas Germany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in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992.
梁义民 《浙江社会科学》2015,(1):100-106,99,160
戴维森的绝对真理论有别于相对化的真理论,其中的真理谓词是一个未被定义的初始表达式,这种理论应当充当意义理论的普遍形式。江怡教授对该理论的否定性评判意见多有不实或不当之处:戴维森"意义倚重真理"的做法是源于他对意义理论的基本主张,他没有取消意义概念,因此无以形成"悖论";"真理概念的非定义性"并不表明戴维森无法讨论该概念和用它来建立一种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无指称的实在"是一种整体论的实在,并非"非经验性"的理论构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还是可靠的,它们从语义学及其经验基底有力地说明了这种理论表征意义理论的理论可靠性和合法性,从而为戴维森纲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人耳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Gabor变换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人耳身份识别方法。首先,利用Gabor变换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融合提取人耳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采用K-NN分类器对特征进行分类。该方法用USTB人耳图像库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介绍的提取人耳图像的纹理融合特征的方法优于只采用Gabor变换提取特征或是只提取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二次统计特征的性能。在明氏距离测度及K=1时,交叉验证识别率达到81.77%。  相似文献   
994.
在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视野下,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对"文"的阐释,揭示了中国文论的基本关注——由"知人"传统引发的外在之文(涉及语言)与内心真实的关系。这个基本关注体现了中西文论思想相遇时产生的交锋,并使得传统文论研究在"文"与"道"等问题的探讨之外,增添了从真情与虚构、真实与谎言等角度思考问题的可能性,从而触摸到了诗歌"不可知"的维度。  相似文献   
995.
母语的负迁移是影响英语语音学习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体现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吴语区宁波方言在超音段层面的重音、语调、节奏三方面特征探讨宁波方言超音段音位现象的规律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希望能对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96.
梁鸿  吴晓峰 《人口研究》2005,29(5):59-65
在此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纳入到风险研究范畴,从影响合作医疗制度失衡的不确定性为切入口,对系统内外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理性辨识。通过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风险识别,相应采取预警措施,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长期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亮 《西北人口》2004,(2):29-31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加强、婚姻趋向自主,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化,家庭功能社会化。这些变革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衰微。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皓  梁在 《人口研究》2006,30(3):61-69
本文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返迁人口的规模并描述返迁人口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与现在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常住人口的差异,从个人因素、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户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返迁的决定因素。并讨论了本文的一些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劳动力流出究竟会促进还是削弱当地的发展是 1 9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运用中国 2 0 0 0年普查数据以及分县的时间序列数据 ,考察了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对当地劳动力和农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90年代的大量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并不显著 ,输出地的肉类产品反而有了较快的增长 ,劳动力流动已成为不发达地区农村收入新的增长点 ,正逐步发挥其消除贫困制约地区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Recent changes enacted by the Immigration Reform and Control Act of 1986 (IRCA) create the potential for two large temporary worker programs, one constructed from the existing H-2 program and the other an outgrowth of IRCA's amnesty provisions. Prior experience with guestworker program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suggests, however, that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ultimately will engender a flow of immigration substantially in excess of the number of temporary visas originally allocated.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a theoretical rationale to explain this observation and test it using microdata gathered from former participants in the Bracero Program, a US-sponsored temporary worker program that ran from 1942 to 1964.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racero migrants were very likely to make repeated trips, both with and without legal documents; that they were quite likely to introduce their sons and daughters into migratory careers; and that they were eventually likely to sett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substantial numbers. We argue that, in the long run,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temporary worker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