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437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724篇
社会学   135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谭永祥先生1983年首创的序换辞格论述,结合近期的语言材料,用吴士文辞格结构理论,对序换格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语法单位为标准划分出序换格的类别,并归纳出序换格的修辞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这个比较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992.
农民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与变迁。通过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历程,寻找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的思想渊源,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采用成本 收益的研究方法,总结影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最具特点的表现形式,是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合作社发展的方向,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则决定了其发展的效果。其中,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亲缘关系等)对合作社初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加深,正式制度(政策、法律等)成为其发展的真正制度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组织机构由松散到紧密、服务由单一到多元化等过程,但目前其在规模、成员、产权与治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制度创新,以达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任建明  王冠 《学术界》2006,27(5):19-26
本文对我国干部选拔任用腐败行为原因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干部选拔任用腐败是各行为方在现行体制规则下的最大化选择。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管干部原则、干部分级管理体制、委任制和酝酿制,酝酿制是其中的核心制度安排。文章中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模型,通过对两类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及成本收益分析,支持了研究假设。长期来看,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公共人才市场,是消除干部选拔任用腐败的根本对策。而在短期内,大力推行票决制改革是抑制该腐败的一个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94.
任剑涛 《学术界》2007,(2):119-128
以读经为楔子,从政治与教化关系、传统重光与文化屈从三个方面,勾画了儒家经典权威如何被重塑、儒家价值立场和现实抉择在“现代”的基本处境。在比较分析中,凸显试图重光儒家价值的学者内在具有的“文化屈从”特点。并以源自西方文化的“现代”为参照,描述了儒家经典权威在文化断裂的社会变迁中,将文化权威与政治权威的统一作为自证其现代性的基本方式,其实不是一种恰切的进路。而适度切割内圣与外王、政治与道德教化,反倒使儒家经典能够顺应时代变迁,重建其在现代处境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告别文化屈从。  相似文献   
995.
任崇岳 《中州学刊》2005,6(5):168-172
蒙古人入居中原之初,打算把漠北的游牧生产方式照搬到中原来,但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强烈抵制,蒙古族统治者不得不改弦更张,调整政策,实行汉法.元代统治者努力学习汉文化、尊儒重教,提倡理学,促进了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迁徙、通婚、赐姓名以及对汉文化的认同,则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元朝末年,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已融入汉族,蒙古族虽未被融合,但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已和汉人无异了.  相似文献   
996.
作为独立存在的契丹学学科,它的学科体系有着相当复杂的结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整个契丹学体系的分支学科粗略地归纳为以契丹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历史学、以契丹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契丹考古学、以契丹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历史地理学、以契丹学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契丹史料学、以契丹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契丹理论学、以契丹辽文化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的契丹应用学等六大结构板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SR)对小鼠长骨及软骨矿化的直接作用?方法:利用骨移植的方法将出生后3 d同窝的野生型和CaSR基因敲除小鼠的股骨胫骨移植至同父母来源的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背阔肌中?生长4周后,取出股骨和胫骨进行X线和组织学分析?结果:CaSR基因敲除小鼠骨骼生长严重阻滞,并且其生长板的软骨肥大细胞带显著宽于野生型小鼠的软骨肥大细胞带(P < 0.001)?结论:CaSR具有直接促进长骨生长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肥大软骨细胞矿化和骨化?  相似文献   
998.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attributional style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with a primary focus on confirmation of the mediator role of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mong a sample of 384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packet containing 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 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attributional styl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latent structure of attributional styles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found out tha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ort need to exclude from the structure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findings in Wester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optimism partially mediated positive attributional styles to subject well-being (SWB) and negative attributional styles to SWB. The final model also revealed significant both paths from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ributional styles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optimism. The findings extended prior researches and shed light on how attributional styles influe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provides valuable evidence on how to promote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positive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古代历来注重对执政道德的研究。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处理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传统五常中蕴涵着丰富的执政道德思想,因此,今天十分有必要对这些思想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拟就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与蒙古科尔沁部王太子奥巴结盟誓词和皇太极崇德年间蒙文藏事文书档案译稿等两组史料作切入点,来解读官方编纂的汉文清太祖、清太宗两朝实录,揭示其刻意对满文蒙文旧档中的关键词语作了明显的润色与篡改,从而使以满藏蒙关系为坐标的清政权的历史定位,多处偏离历史的真实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