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343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680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41.
苏玉敏 《西域研究》2007,9(4):74-83
本文主要是根据吐鲁番文书以及新疆石窟或寺院中的壁画、题记、账册、碑铭,探讨供养人、工匠在窟寺营造中的关系,以及工匠修建窟寺的报酬和工匠的来源。  相似文献   
942.
公共选择视野中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粟 《东南学术》2005,(2):45-49
本文尝试将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系统理论相结合,从逻辑上考察微观的平民选择政治参与行为的偏好对宏观政治系统稳定和演化的影响。政治参与中的个人同样具有“经济人”的性质,在纯粹利益动机下,个人在主观上没有主动向政治系统输入(政治)资源的愿望,而是无偿地消费政治系统提供的公共产品;政治系统则通过制度方式约束个体的政治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个人消极的选择成本。因此,在制度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对不对称的博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题展开分析:(1)政治参与中的个体所具有的“经济人”特征;(2)“经济人”的微观行动与宏观制度间的不对称博弈;(3)政治活动中“经济人”的偏好选择所产生的宏观效应;(4)政治参与和政治系统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3.
法的自律与自律的法——法律的自我内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的自律是指法律所固有的主体能以法律为标准要求自己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一种特性,以法律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为观念基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自律的一面;自律的法是法的自律的扩展与升华,以法律至上、司法公正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达为基础,因而自律的法只能存活于法治社会;从法的自律到自律的法是法律的内化过程,以积极守法为实现方式,以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实现条件,以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44.
谈ISO9000族标准在高教界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 2 0 0 0版ISO90 0 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三大特点 ,高等学校应始终以“顾客”———受教育者、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望为关注焦点 ,以《高等教育法》为准绳 ,以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为指导 ,确定高校各自的教育质量方针、目标 ,参照 2 0 0 0版ISO90 0 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观点 ,旨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使我国不仅成为一个高等教育的大国 ,而且成为一个高等教育的强国。  相似文献   
945.
现代西方美学把反对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并因此而形成了两大思想传统直观主义和解释学。直观主义试图通过消除审美主体的各种先入之见来克服主客体之间的对立;解释学则把主体的先入之见作为审美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认为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解释学循环可以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后现代美学对于现代美学的上述努力采取了否定态度,认为西方语言的固有特征导致西方思想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形而上学。但超越形而上学的关键在于抛弃形而上学的意义理论,不再把合乎逻辑作为判断语言和思想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和艺术语言本身就具有超越形而上学的潜能。  相似文献   
946.
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中介是制约农村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科技中介的发展工作。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应从人才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机制创新,信息网络创新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947.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基础,是提高我国高校战略管理水平的战略需要。因此,要从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管理体系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全面培育核心竞争力,这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48.
试论道德教育中的“心理体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心理学的维度揭示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性,对优化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心理体认”是个体自觉规范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心理体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策略是:以道德认知为根基,以规范认同为中介,以情感体验为动力,以实践体悟为关键,以人格教育为灵魂,着力建构一个知、情、行合一的德育内在调节机制和动力整合系统,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49.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5,(4):266-269,223
"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分别是刘勰和亚里士多德美学观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很多学者对二者在表现与再现、抒情与叙事、意境与典型、和谐与冲突等方面的不同多有论述.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它们不同的哲学基础入手,通过对其艺术起源、创作手法、作品主题的比较分析,看出它们之间的一个本质区别:前者笑纳此岸的心物交融,后者向往彼岸的神人与共.  相似文献   
950.
社会实践是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提高其德育的实效性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高校"两课"教学中社会实践环节的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社会实践环节,是高校"两课"课程建设,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