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793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依据古文献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逸周书·谥法》时代进行了辨别、分析和考证 ,最后得出结论 :现存《逸周书·谥法》是春秋初期在周初《谥法》的基础上增益、修改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2.
见义勇为具有包含多个主体的复杂法律关系 ,因而对见义勇为人因见义勇为行为所致损害就有不同的承担主体 ,分别承担公平责任、侵权赔偿责任和行政补偿责任。如何科学地分配这三种责任 ,是今后见义勇为统一立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3.
农民增收趋缓及城乡收入差别的不合理拉大 ,已经对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实现 ,对社会安定及扩大内需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道极其重要的待解难题。破解这道难题 ,必须高屋建瓴 ,站在消除城乡隔离、对立、分离和不公平格局的高度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4.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水洞沟遗址,是宁夏也是我国远古人类文明进程的活化石。各类尖状石器和刮削器是其代表性的器物;驼鸟蛋壳制成的装饰品,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菜园文化和齐家文化体现了农业文明在宁夏的延伸,是仰韶文化西进过程中黄土高原化的产物。在文化内涵上,它们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青铜文化,同样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又各具文化背景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95.
以徐州柳琴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存和发展进行剖析。柳琴戏是当地文化的一种选择,同时,柳琴戏也要适应本地区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6.
散文是抒情文学 ,追求对抒情主体情感的真诚传达。新时期散文作家或追求情感的集中、单一、明确 ,或追求情感的模糊、含蓄、多义 ,遵循散文自由的艺术特征 ,尊重生活 ,顺应自然 ,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主体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97.
正视和理解当代西方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动态化趋向,是分析和把握当代政治学精神和趋势的基本前提.这种动态分析方法由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形式分析转向以政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分析,由静态的线性逻辑分析转向动态的过程分析,既重视微观个体行为相互作用形成宏观政治活动方式的过程,又重视制度结构和组织模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过程,就其积极意义来看,新方法具有较明显的唯物辩证倾向.并且从不同侧面间接承认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8.
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学者关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方法、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特征、激励因素和激励策略以及激励的难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并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9.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新闻法的国家。在新闻的社会控制方面,与中国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介的市场准入观、新闻媒介的内容控制、新闻媒介的产业组织管理等多方面。法国由于法制比较健全,倡导自由主义的新闻理念,政府对新闻的管制相对较为宽松和全面。中国现在还没有新闻法,同时又由于新闻观念与法国不同,故对新闻的社会控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0.
“九一八”文学旧体诗词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批以此为题材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中形成了具有独立的文学内涵和价值的文学现象,“九一八”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初声,成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旧体诗词作品,由此,旧体诗词出现了20世纪以来第二个创作高峰。有的作品延续、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边塞诗传统,咏叹悲歌慷慨的军旅生活,有的作品在当时中国整体的社会情境中去体味这一事件,充满了家国之忧与救亡之切的尖锐沉痛的社会批判,还有作品对“九一八”事变作历史省思,透视研索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探讨其中的规律与教训。“九一八”文学中的旧体诗词显现了20世纪文学与文学传统的脉系关联,是闪烁着现代中国文学精神的创作。它所显示的旧体诗词在新的社会、时代中的创作实绩,为我们打开了考察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学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