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7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口学 | 32篇 |
丛书文集 | 325篇 |
理论方法论 | 61篇 |
综合类 | 583篇 |
社会学 | 94篇 |
统计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由于政府在社区自治权力上的干预和社区"序参量"输入上的缺失,当下社区自组织呈现发展与困境同在的双重特征。走出社区行政化困境,生成社区自组织秩序,需要在定位政府角色基础上重新选择政府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2.
曾艳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
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了解旅游英语的特点,熟悉旅游术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掌握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尽可能消除种种障碍,从而达到准确、忠实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从坚持生态中心主义立场到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从反对现代化到主张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赞成"基层民主"到反对"基层民主";从追求生态正义到追求社会正义。这些变化表明其最终摆脱了深生态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西方最具红色标志的绿色思想。 相似文献
134.
135.
曾凡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10-14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唐代史学理论大家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经史关系、通史家风、文人修史、史家史德的理论认识以及撰述与记注、史义与史法的区别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6.
曾利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13-16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界一直十分重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研究,而对外语教学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遇到的交流障碍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了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解决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7.
曾凡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105-107
在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才子佳人们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封建社会下层文人的风流梦幻,但这类作品在高度理想化的同时,也明显地存在着不满现实、注重贞节、向往隐逸的思想倾向,本文拟从文化传统、社会思潮和作者的创作心态等方面入手,对这类作品中的贞节、讽世和隐逸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比较全面深入地把握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过约束机构的静不定次数和机构构件的位移协调原理,推导出了机构构件位移协调方程。 相似文献
139.
曾南逸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4-226
古屋昭弘通过作者的生活年代,推断泉腔韵图《拍掌知音》成书不会晚于1700年。然而《拍掌知音》存在"赵"字收入"娄"韵的现象,洪惟仁将此现象解读为《拍掌知音》晚于《汇音妙悟》(成书于1800年)的表象。文章通过考察泉州地区"赵"字的读音情况,认为"赵"字收入"娄"韵并不影响《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140.
关增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112-117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他通过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神学思想的批判,建立了自己无神论的理论体系.在进行这种批判的过程中,他特别注意考查不同物体同一属性在大小、多少等方面的差异,注意物体的尺度、重量等属性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范围、远近距离变化等因素,以此来揭露批判对象的荒谬,这使他形成了注重量的概念的独特思想方法,使得量的概念成了他建立自己的无神论学说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王充这一思想方法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及其学术取向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